冷夜靜思
欄目分類:道教音樂 發布日期:2016-06-17 瀏覽次數:次
冷夜靜思
作者:公孫清高
客去身影遠,
精舍夜已深。
銀光灑寒窗,
苦道靜中尋。
浮云送歲去,
忠貞不渝性.。
道子萬里歸,
棒喝有隱情。
紅塵好修道,
易辯善與真。
多情天涯月,
最能知我心。
遠到的客人離別之時站在山腳看見他們消失于視線,回到精舍昏黃的燈火陪伴著我這掃地的小道人,銀色的月光從窗欞與燈火交織在一起,唯有在這夜深人靜的山林我更能感覺出與道合一的心境。
春去秋來,花開花謝,送走了青春,送走了故人,但不曾私毫改變我從道,弘道的決心.很多時候游子,道子們歸來,因為希望他們悟道成真而對他們當頭棒喝,極其嚴厲,而他們將來有一天是否能真正體會到我的良苦用心呢?
紅塵有諸多的真人,佛,菩薩,更適合修身養性,不見得比廟堂差多少,為何總以為只有在廟堂才能修真呢?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沙一娑蔢,一人一道場啊!
千古人情:重難而輕易,重遠而輕近,重古而輕今,重死而輕生.離我越遠或許更能珍惜這段修真緣分,越是在身邊的人往往容易迷失,沒有進步,沒有成就,我就想把那些真修的道子趕出去,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悟萬種理,歷萬種險,用萬種理,只有這樣一來才能真正助長他們修學的成就。
在我身邊雖好,我的確能讓他們懂得日常的道理,給他們修行的良好的場所,甚至諸多的方便,但我惟獨不能給予他們修行最珍貴的東西---過程。他們不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有何用?他們不歷萬種險,又怎能用萬種理?他們能悟萬種理,又怎么能不行萬里路?
修行是一個從零到萬的艱難困苦的過程,經要讀,但那是前人的成就,我們不能拿前人的果來對自己的當下實情,我們要有和他們一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不能:穿上玄衣當真神,拿著經典照世人,接受供養說度人,念著彌陀喊往生。須知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隨處任君餐,黃金白銀非為貴,一身玄衣穿最難,若不好好注重過程,只是裝神弄鬼,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啊!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