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行祖師之丹青祖師吳道子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1 瀏覽次數:次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圖》
吳道子生卒年無考,創作時期在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吳道子出生在陽翟,幼年失去雙親,生活貧困。為了生計,他向民間畫工和雕匠學習,由于刻苦好學、才華出眾,二十歲時就已經很有名氣。唐玄宗把他召入宮中擔任宮廷畫師,為他改名道玄。從此他成了御用畫家,沒有皇帝的命令不能擅自作畫。這樣,一方面對他這樣一個平民意識很強的藝術家是一種約束和限制,另一方面,他得到了最優厚的條件,不再浪跡江湖,利用條件可以施展他的藝術才華。
吳道子擅道教、佛教人物畫,還有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長于壁畫創作。據載他曾于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制壁畫多達300余堵,奇蹤怪狀,無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獄變相》聞名于世。
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早年筆法較細,風格稠密;中年變為遒勁,宋代畫家米芾形容吳道子筆下圓潤似莼菜條”,滑溜細膩、波浪起伏,點劃之間時見缺落,有筆不周而意周之妙。后人把他和張僧繇并稱疏體”。吳道子所畫人物衣褶飄飄欲舉,線條遒勁,瀟灑秀逸,當時人將他和北朝齊時代著名畫家曹仲達相提并論,稱他們為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因為曹仲達畫中的人物衣服常緊裹在軀體上,而吳道子筆下的人物則大袖飄飄,線條流暢。他利用線條的寬窄變化表現物體的凹凸,使線描的畫面具有立體感。他喜用焦墨勾線,略施淡彩,自然超出絹素,稱為吳裝”。作畫線條簡練,筆才一二,象已應焉。
其山水畫作蜀道之景,自為一家;又傳曾于大同殿壁畫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畢。吳道子的繪畫對后世影響極大,他被人們尊為畫圣”,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蘇軾曾稱贊他說畫至吳道子,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