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漢學家柏夷《道教研究論集》簡介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6-18 瀏覽次數:次
《道教研究論集》是美國著名漢學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宗教研究系講座教授柏夷的論文集,收錄了柏夷有關中國道教的14篇論文。作為美國最主要的道教學家之一,柏夷的道教研究具有鮮明的文化史烙印,注重道教歷史的發微剔幽,常能勾勒出其他學者看不到的暗流,于無聲處別開生面。同時,秉承文獻闡釋的傳統,他對道教文獻,尤其是道教靈寶文獻的研究,具有相當的功力。這本論文集不僅收錄了柏夷的一些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而且風格多樣,類型豐富,雖都是以小題目入手,卻對啟發學者的研究思路有很大的幫助。
《道教研究論集》封面(資料圖 圖源網絡)
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宗教研究系講座教授。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語言與文學學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語言與文學碩士、博士,師從薛愛華(Edward Hetzel Schafer)教授。早年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曾先后任職于美國田納西大學宗教研究系與印第安納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研究專長包括中國道教經典和中古語言與文學。著有Early Daoist Scriptur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Ancestors and Anxiey: Daoism and the Birth of Rebirth i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
柏夷(資料圖 圖源網絡)
目錄
縮寫詞表
前言
蠶與菩提樹:靈寶派取代佛教的嘗試以及我們定位靈寶道教的嘗試
佛教須達拏太子本生故事與其道教版本
早期靈寶經與道教寺院主義的起源
成仙之階:道經中“地”的概念
姚伯多造像碑:早期靈寶經中“道—佛主義”的證據
道教神系
何為道之體?
桃花源與洞天
屢現的預言:道教末世論和唐王朝的建立
李白、黃山和煉丹術
再看中國的隱喻:閱讀與理解——中國詩學傳統中的比喻
帶距之筆:高德耀關于中國斗雞的研究
中古時期對中國世界秩序的女性主義批判:以武曌(690—705年在位)為例
麻布與灰——涂炭齋中的自我與家族
附錄 柏夷教授論著目錄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