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6-15 瀏覽次數:次
《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作者劉昭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宗教人類學、宗教考古。
利用考古材料對道教特別是早期道教的研究已越來越受到海內外學者們的重視。本書則是作者近二十年來在這方面的嘗試。本書作者治學嚴謹功底深厚,這在本書得以體現。作者以鎮墓文、石刻文字、早期道教造像及造像記、道教法器、戰國秦漢簡牘帛書五類考古材料作為突破點進行有關的道教研究。這是一種新的嘗試。同時,書中大量詳實的材料也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這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資料性極強的學術論著。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考古材料的類別
第二節關于道教考古的若干思考
第二章從考古材料看早期道教的若干問題
第一節論考古發現的“解注文”
第二節論東漢肥致碑的立碑者及碑的性質
第三節《張盛墓記》考略
第四節論“老鬼”與南北朝時期老子的神化
第三章《太平經》“承負說”研究
第一節考古發現的東漢時期相關材料
第二節關于“重復”意義的討論
第三節“重復”觀念形成的背景
第四節文獻與民俗學材料中的“承負”與“重復”
第四章《老子想爾注》、《牽三詩》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釋《想爾注》的“黃、容偽伎”
第二節釋《想爾注》的“練形”偽伎
第三節《想爾注》、張魯與讖緯說
第四節《想爾注》若干語例校釋
第五節早期道教文獻中的“牽三詩”與王嘉
第五章早期道教用印研究
第一節早期道教用印的分類及印文意義
第二節“黃神越章”與“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第三節鎮江出土東晉道教印考釋
第四節道教用印起源的思考
第六章早期道教造像研究
第一節從西王母造像說起
第二節關于“道無形象”的思考
第三節現存若干早期道教造像及造像記
第四節造像記中若干問題的討論
第七章道教科儀起源及流變研究
第一節墨者行為與道教法術
第二節禹步的起源及禹與巫、道的關系
第三節從考古材料看道教投龍儀——兼論投龍儀的起源
第四節秦梼病玉簡、望祭與道教投龍儀
第五節醮宅儀、醮墓儀及其它
第六節東漢鎮墓文中所見到的“神藥”及其用途
第八章關于寇謙之新道教的若干問題
第一節從姚伯多造像碑看寇謙之的道教改革
第二節說“天宮”與寇謙之的“靜輪天宮”
第九章早期道教傳播的考古學觀察
第一節嫻女地券與早期道教的南傳
第二節武夷神信仰的南移與道教造神
第三節漢、晉西域地區道教遺物與道教的傳播
第十章相關的背景研究
第一節候風鳥與相風烏——關于紹興三六號墓鋼屋上柱與鳥功能的討論.
第二節記兩件出上的刑獄木牘
第三節居延新出漢簡所見數術考釋
第四節東漢建初四年“序寧”簡的若干研究
第五節記幾件漢魏神座石刻
第六節日本出土木簡材料中的數術及其研究
第七節論新石器時代的紡輪及其紋飾——兼及陰陽魚圖的圖像學觀察
第八節論《易》之名“易”——兼談帛書《要》篇
第九節數術及其研究述略
附錄
附錄一《老子想爾注》寫卷錄文
附錄二插圖目錄
附錄三引用文獻目錄
附錄四語詞索引
后記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