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備于理:貪利求榮為何不長壽?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20 瀏覽次數:次
張伯瑞“貪利求榮”諷
只貪利祿求榮顯,不覺形容暗瘁枯。
試問堆金等山岳,無常買得不來無?
注釋
○形:指人的形體、軀體。容:指人的面容、精神。
○無常:一說是鬼名。在舊時迷信中,將無常說成是人死時勾攝生魂的使者。迷信說法中,無常分為黑無常和白無常。白無常,原名叫謝必安,黑無常,原名叫范無救,也稱“七爺”、“八爺”。據說,謝范二人自幼結義,情同手足。有一天,兩人相偕走至南臺橋下,天將下雨,七爺要八爺稍待,回家拿傘,豈料七爺走后,雷雨傾盆,河水暴漲,八爺不愿失約,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不久七爺取傘趕來,八爺已失蹤,七爺痛不欲生,吊死在橋柱(所以很多白無常的形象是伸著長長的紅舌)。一說是神名。白無常、黑無常,被并稱“無常二爺”,是專門捉拿惡鬼的神。黑無常列入十大陰帥之列。而白無常則笑顏常開,頭戴一頂長帽,上有“你也來了”四字;黑無常一臉兇相,長帽上有“正在捉你”四字。無常為何有黑白之分?論者說無常既為捉拿惡鬼的神,白晝黑夜,或分司陰陽,所以分別出黑白二神。無:不;不成。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譯文
只是為了貪得名位利祿,終日奔波弄得面容憔悴,
只是為了追求榮華顯貴,長年操勞造成身形枯萎,
試問財物滿室金銀如山,你能買得不死活著百歲?
養生旨要
上列名言選自張伯瑞《悟真篇》七言律詩十六首之一,其全篇是云:“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貪利祿求榮顯,不覺形容暗瘁枯。試問堆金等山岳,無常買得不來無?”
張伯瑞像(資料圖 圖源網絡)
本篇首句所謂“大道”,并非一般意義上的正道、常理,不是儒學里所指最高的治世原則(包括倫理綱常等),也不是法家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這里的“大道”,主旨是道教意義上“道”,即老子所謂“道生一”的“道”,它至高至大,是天地宇宙之間的核心主載,是世界的真理,故稱“大道”。《莊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三國魏]嵇康《釋私論》:“物情順通,故大道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也就是后世所謂的“自然法則”。在古代某些迷信神仙術的方士和養生學者那里,也常稱謂成仙之道為“大道”。[唐]韋渠牟:“大道何年學,真符比日催。” (《步虛詞》詩之十)[元]辛文房:“巖既篤志大道,游覽名山,至太華,遇云房,知為異人。”(《唐才子傳·呂巖》)
這是首名篇,意思是說,人之本生于世也,既不能立身行道,又不得揚名于后世,碌碌浮生,豈非可惜?故不求性命之大道以超出其迷途者,縱負有大賢名大才名,又何謂大丈夫之所為之所圖?且人之百歲之光陰,即同石火之光爍一般,平生之事業,亦如水上之浮泡而已。若只是貪求利祿榮譽和顯要地位而奔波勞苦,且不自知為之精神耗散,容顏暗瘁,身形槁枯,并不值得。此等流輩,何等可悲!試問,縱使你獲得金玉如山,可能買得無常不來,長命不死?因此,他勸說勉勵人們,脫俗少欲,及早學道,修性養身,莫待氣竭精枯,則其悔無及矣。
有學者翁葆光評注:“人間世所重之極至者,曰富,曰貴。二者皆人之所欲也。故天下之人,莫皆決其性命之情,盡其平生之志,爭先力求而以得之為快也。觀其所以然者,無過浸淫于利祿聲色而已矣!殊不知利祿聲色,實為伐性命之戈矛,囚一身之桎梏。夫世之人,不明道德性命之妙,惟饕利祿,日恣貪瞋,汩沒愛河,漂流欲海,是非人我,交戰胸中,喜怒哀樂,互殘軀體,是致尸魔,促其氣壽。寒暑削其容光,不覺在生一世,瞥然水上之漚,光景百年,瞬若石中之火。縱使金高北斗,玉等南山,迨至無常而欲買身,使不為螻蟻之窟穴,可乎?哀哉!痛哉!命未告終,真靈已投于別殼矣!”(《紫陽真悟真篇注疏》
跛足道人《好了歌》(資料圖 源自電視劇《紅樓夢》)
《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描述跛足道人唱《好了歌》,此歌是為要啟發甄士隱“覺悟”。甄士隱是個相當明白的讀書人,在經歷家破人亡之后,一聽即明,并深有感悟,給《好了歌》作注。一歌一注,皆《紅樓夢》詩詞之代表作,充分反映了作者現實主義和宗教思想。對那些名利思想極重而貪得無厭、不擇手段的人來說,也不失是一種規勸,一種警示。
附錄1:
[宋]張伯瑞“愚癡”諷
人生雖有百年期,壽夭窮通莫預知。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尸。
妻財拋下非君有,罪業將行難自欺。大藥不求爭得遇?遇之不煉是愚癡。
(張伯瑞《悟真篇》)
附錄2:
[金]王哲“清凈即神仙”說
跳出陰陽造化關,一心向道莫回還。清凈便是神仙路,只要閑中養內顏。
(王哲《贈修行友》)
附錄3:
[明]馮其源“笑世人”歌
笑呵呵,呵呵笑,笑世人,笑不了!笑他田地置方圓,笑他房屋嫌低小;
笑他飲食羨膏梁,笑他衣服求精好;笑他妻妾戀如花,笑他性命輕如草;
笑他名利認真求,笑他貪得生煩惱。不如看破笑呵呵!肚皮藏世界,布袋括山河。日月輪回眼,乾坤自在窩。
開口笑時空色相,安心坐下念彌陀。世間真寶貝,此袋盡包羅。緊捏著,不為過,若還寬放些兒也。
貧者無人富者多,呵呵復笑笑,笑笑復呵呵!
(馮其源《題布袋和尚》)
附錄4:
[明]唐寅“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間光景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過了中秋月不明,過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滿把金樽倒。世上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頭白早。
春夏秋冬彈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唐寅《一世歌》)
草里高低多少墳(資料圖 圖源網絡)
附錄5:
[清]曹雪芹《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曹雪芹《紅樓夢》)
附錄6:
[清]曹雪芹《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場,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蓬窗上。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強梁。
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曹雪芹《紅樓夢》)
本文由騰訊道學根據《中華養生通鑒》(寧業高編著)整理發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安徽省大別山文化研究院編印。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