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宮觀建筑規格
欄目分類:道教建筑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道教官觀的建筑規格與其所供奉神仙的神階及封建帝王對道教的是否崇奉有著密切的關系。道教是多神教,有著龐大的神團體系,神仙中的長幼尊卑區別也是十分嚴格的。早在南朝梁時,著名道教學者陶弘景撰寫的《真靈位業圖》,就是專門記述道教神仙排列次序的。根據《真靈位業圖》所記,神仙世界分為七個等級,每階設有一中位主神,左右,配有若干諸神,道教認為這些等級不同的神仙居處,也與人間帝王將相居住在不同等級的宮殿、王府、官邸是一樣的,故道教官觀的建筑也有等級差別。在世俗世界中,中國古代建筑可分為殿式建筑、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三個等級。殿式建筑即宮殿式樣,是帝王后妃起居之處;大式建筑低于殿式建筑,不許用琉璃瓦,不許描龍畫鳳,其斗拱、屋頂、基座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制;小式建筑即普通民房建筑。奉祀道教的天神、帝君,或受到帝王敕封的廟宇多為殿式或大式建筑,一般供奉地方神或專用于修行的小廟,除少數廟宇為大式建筑外,多為小式建筑。例如供奉三清、四御、玉皇、五岳、真武等神仙的廟宇和殿堂多是殿式或大式建筑。奉祀東岳泰山神的岱廟,“秦時作疇”,“漢時起宮”,唐時增建,至北宋宣和年間,岱廟的規模已是“殿、寢、堂、閣、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合八百一十有三楹”,主殿黃瓦朱甍,回廊環繞,古柏參天,碑碣林立。其它四岳、主廟,包都是紅墻黃瓦,殿、寢、堂、閣、門、亭無所不有,與帝王宮殿無異。
另外,道教官觀的規模、規格還與歷朝帝王對道教的態度有很大關系。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