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寬歷史和文化的視界——關于合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考
國學資訊2016-07-21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如何承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命脈?這是近代以來糾結于國人心頭卻又尚未真正解決的文化問題。盡管我們已經明確古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等基本方法論原則,然而古之文化究竟如何今用,如何判別糟粕與精華,如何將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轉化為當代文化的精神資源,至今仍是開放的課題。在具體回答這些問題之前,需要明確一個前提性問題:如何看待我們自身的傳統文化?這是一個基本的文化態度問題。 西方現代性邏輯中傳統文化命脈的賡續…
-
對傳統社會家庭倫理的回望與思考——關于《家人父子》
國學資訊2016-07-21
趙園近照 《家人父子》 趙園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人物故事之《竹園品古圖》 明 仇英 作 11月1日,光明讀書會與北京大學出版社和東方歷史評論聯合主辦的北大博雅講壇在三聯書店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園老師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所長楊念群教授圍繞傳統社會家庭倫理問題進行了對話和交流。 一 新近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家人父子》,是我關于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的最后一部學術作品,所謂的收官之作。家庭倫理無疑屬于社會生活…
-
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
國學資訊2016-07-21
編者按 近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階段性成果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研究叢書隆重推出,把《系年》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系年》是清華簡的一部分,是一部完整的、未見記載的先秦史書,無論是從史料學還是史學史上,都是十分重大的發現。作為一部兩千多年前的史書,《系年》給我們的新知是大量的,如何理解這部史書,還需要廣大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本期專刊特邀請3位專家學者撰文,以商學界同仁。 清…
-
中國文學現代化的“內”與“外”
國學資訊2016-07-21
特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與文學的生產、傳播、接受環節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一種可以稱為傳媒機制的合力,正是這種力量持續推動著文學在現代化的征程上前進。 在20世紀中國文學現代化的進程中,五四文學革命的先驅者雖然不曾明確提出文學現代化這一命題,但陳獨秀、胡適、周作人等人所提倡和踐行的新的文學觀念和文學形式,實際上已經隆重揭開了文學現代化進程的序幕。魯迅所追求的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尤為集中地體現了現代文學的新質。 …
-
尊重地名就是尊重文化歷史
國學資訊2016-07-21
地名不僅是一個名稱所代表的空間范圍和時間范圍,還有其歷史、文化、社會、民族等各方面的意義。 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族群分布。如商朝人,幾乎將所有做過都城的地方都稱為亳,早期遷移到的地方也命名為亳。 早期的地名后來成為國名,成為朝代的名稱,其實開始往往是指具體的地方,例如秦、漢、魏、晉、宋等。以漢為例,來源于漢水,因為有了漢水,才有了漢中等地名。 地名的遷移也反映人口遷移或民族的遷移。比如漢高祖劉邦的祖籍是豐縣(今江蘇豐…
-
國家圖書館舉辦甲骨文記憶展 探尋古文字的秘密
國學資訊2016-07-21
一進入北京國家圖書館甲骨文記憶展廳,古樸的布置和光影就讓我們瞬間步入了那個遙遠的時代,仿佛可以通過展廳還原的甲骨占卜場景與古人進行思想的對話。近日,國家典籍博物館年度大展甲骨文記憶展覽舉辦,帶你一探甲骨文的秘密。 甲骨上刻寫的文字即甲骨文,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它不僅為史書記載的殷商王朝提供了真實可考的證據,更將那個時期的社會百態一一呈現。國家圖書館創建之初的京師圖書館時期就重視甲骨的收藏,現藏甲骨35651片…
-
讀書論世:像博物學家那樣看世界
國學資訊2016-07-21
什么是博物學?博物學家眼中的世界,與我們有何不同? 他們是博物學家,不是科學家 如果我們為了經濟進步和財富擴張,仍然繼續將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自然科學方面的話,罪惡也必然會隨之增長。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個事實:少數人的財富、知識和文化并不能組成文明,也不能推進我們向完美的社會狀態發展。 說這話的是著名博物學家華萊士。他批評的首先是大英帝國的科學和文明,也適用于對西方、對整個當代社會的批判。華萊士與達爾文一樣,主要身份是博…
-
讀《禮記》說文明
國學資訊2016-07-21
《禮記曲禮上》中有一句話:行不中道,立不中門,行路要走在道路的一側,不要占中行走;站立要站在門的一側,不要立在門的正中。原意是根據長幼尊卑原則,對小輩提出的要求,但剔除其尊卑等級觀念,這樣的要求在今天看來已是人們的一種文明習慣。《禮記》中有關禮的記述,描寫的都是距今至少兩千年之前的事情。早在數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人已經孕育并踐行著至今仍然通行的文明理念和行為,實在令人感佩不已! 此外如并坐不橫肱(《曲禮上》):與人并排而…
-
文化評析:賦予紅樓夢更多流行元素
國學資訊2016-07-21
今年是曹雪芹誕辰三百周年,全國多地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據悉,以大觀園和曹雪芹紀念館為主要平臺,北京的曹雪芹誕辰300周年紀念活動貫穿了2015年全年,包括文藝演出、文化展、學術論壇等活動。 對于像曹雪芹這樣以一部作品聞名于世的人物來說,對其最好的紀念方式,無疑就是讓這部作品更加廣泛而深入地被閱讀。畢竟,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先知道《紅樓夢》,后認識曹雪芹。而我們紀念曹雪芹,實際上也就是重新審視《紅樓夢》,重新理解《紅樓夢》這一偉…
-
儒家仁愛思想的現代意義
國學資訊2016-07-21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仁愛思想對中國社會和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儒家的仁愛思想在當今時代仍具有廣泛適用性,應大力推廣,以應對極端個人主義的社會弊病,維護世界和平。 愛是一種真摯的情感,是人類社會的崇高價值,任何社會都應把愛作為基本道德、核心價值規范。愛不是抽象的情感,愛中凝結著歷史與文化的傳承。不同社會、不同文明形態中,愛的形式與內涵是不一樣的。例如,儒家講仁愛,墨家講兼愛,佛教講慈悲之愛,基督教講博愛,等等。儒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