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齊哈爾萬善宮景色宜人
武當(dāng)傳說2017-07-14
齊齊哈爾萬善宮景觀 齊齊哈爾萬善宮景觀 齊齊哈爾萬善寺原名患靈古院,在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qū)西北7公里明月島上,1926年始建,有玉皇閣、白陽閣、三星閣和三清閣,是呈菱形布局的仿古建筑群,所有建筑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十幾個尊雕像,形象生動,妙趣橫生。寺院坐落在草木叢中,景色宜人。 …
-
心愿圣地:邵陽玉清宮
武當(dāng)傳說2017-07-14
提到湖南邵陽,很多人就會想到去旅行世界自然遺產(chǎn)新寧崀山,參觀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故居,拜謁護(hù)國討袁蔡鍔將軍故里。其實,邵陽還有一處被世人稱之為心愿人生的圣地的湖湘第一道觀玉清宮,很值得去探訪。 今之邵陽,古稱寶慶。此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鐘靈毓秀,文化昌明,自古亦為道教福地。中華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邵陽境內(nèi)就占兩處。邵陽道源深厚,道脈綿長,歷代仙真輩出。如全真一代高道李道純、近代著名道教學(xué)者、道教…
-
和諧千山
武當(dāng)傳說2017-07-14
千山屬于中國東北遼寧省鞍山市東南17公里處,旅游面積125平方公里,核心面積45平方公里,屬長白山山脈。是國家重點名勝風(fēng)景區(qū),中國道教名山。千山主峰仙人臺高708.3米。千山有千朵蓮花山美名,群山為花崗巖地貌,傳說千山不足千,人造一株蓮,如今:千山已足千人造一珠蓮。請看: 和諧千山(上) ---- 仙境 麒麟回首鳴真性, 可道人和一珠蓮。 龍門一躍九天上, 玉皇賜福行五常。 千峰諸圣化原始, 天鼓靈鐘顯心生。 洞天玄德觀明月, 釋道同源祈香煙…
-
道教圣地丫髻山
武當(dāng)傳說2017-07-14
丫髻山位于北京市平谷區(qū)劉家店鎮(zhèn)北吉山村西,海拔361米,因山頂兩峰高聳,狀若古代少女丫髻而得名。又因山上有道教廟宇,歷來受到皇家和民眾的尊崇,故也有近畿福地、北方泰岱之稱譽。 清乾隆皇帝曾兩次駕臨丫髻山,并御制丫髻山詩:四面山圍畫屏障,中天路豁界玻璃。靈峰光幻同金馬,神澤依稀擬玉雞。夢雨初晴嵐翠濕,小春猶暖櫛銀低。平生懶問長生術(shù),羽客休夸躡景梯。 凡老北京人大多熟知兩句老話兒:北京城東有丫髻山,西有妙峰山盧溝橋的獅子,丫髻…
-
道教景觀:廣州三元宮
武當(dāng)傳說2017-07-14
三元宮位于越秀山南麓,是廣州市現(xiàn)存歷史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三元宮為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創(chuàng)建。初名越崗院,唐稱悟性寺,明代重修時改名為三元宮。 歷史 相傳,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又名玄)為煉丹而建三元宮,初名越崗院,東晉以后,幾經(jīng)荒廢,于明萬歷及崇禎時重修,始用三元宮之名(一說清順治年間改建為三元宮)。三元,即道家對天宮、地宮、水宮的總稱,傳能赦罪解厄,帶來福壽. 建筑 三元宮是在越崗院、鮑姑祠的基礎(chǔ)上擴(kuò)建的,歷代多次重修,才有…
-
《大道終南山》之五
武當(dāng)傳說2017-07-14
歷史以來,中國的大多數(shù)高僧高道都曾經(jīng)來終南山參修過,如今的終南山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海內(nèi)外的出家人以及追尋生命意義的人。每年一期的佛子夏令營已經(jīng)舉辦了五期,大學(xué)生們紛紛來體驗寺廟生活,了解佛教,修習(xí)佛法,突顯出現(xiàn)代文明與古老文化的對接與碰撞。 中國哲人自古講做學(xué)問有個法門叫格物致知,強(qiáng)調(diào)實踐、靜觀和感悟。也許這就是隱士與學(xué)子們共同走進(jìn)終南山尋佛問道的真實目的吧。 終南山是如此的神奇,每個登臨的人都會獲得獨特的體驗…
-
中國十大道教名山——羅浮山
武當(dāng)傳說2017-07-14
北宋詩人蘇東坡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而使羅浮山聞名于世。羅浮山又名東樵山,是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漢朝史學(xué)家司馬遷曾把羅浮山比作為粵岳,羅浮山素有嶺南第一山的美譽。 羅浮山位于廣東惠州博羅縣境內(nèi),距縣城25公里,西距廣州60公里,南距東莞40公里、深圳90公里,東距惠州45公里。橫跨博羅縣、龍門縣、增城市三地,總面積260多平…
-
《大道終南山》之四
武當(dāng)傳說2017-07-14
你從哪里來?要到何方去? 生命的奧秘到底是什么? 如何才能有意義地度過今生? 千百年來,人們在暗夜里苦苦追問。 古今中外的哲人們給出了繽紛的解答。 星空無語。宗教閃爍出神秘的慧光。 詩意地棲居,藝術(shù)地生活,一直是中國文人夢寐以求的理想狀態(tài)。在浮躁的生活外,人們孜孜以求地追尋著心靈的桃花源。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以半仕半隱的清靜生態(tài)隱居南山所寫的這樣純粹的詩歌,驚動了人們的心靈密碼,樹立了中國古代山…
-
《大道終南山》之三
武當(dāng)傳說2017-07-14
究竟道在何方?仙在哪里?千百年來,和尚、道士、佛道居士以及從皇帝到乞丐的蕓蕓眾生,追根溯源,用自己的生命、靈魂做著一次次一生生的實驗和追問。 一個僧人站立山崖邊,云霧拂過他的長衫,面對茫茫云海,他吟唱著《南山道歌》: 昨夜訪禪登巒峰 山間只一片霧朦朧 水月鏡花,心念浮動 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回眸處靈犀不過一點通 天地有醍醐在其中 南山鳴鐘 聲聲苦樂皆隨風(fēng) 君莫要逐云追夢 虛云落紅 葉葉來去皆從容 君何須尋覓僧蹤 1996年,發(fā)生在終南…
-
《大道終南山》之二
武當(dāng)傳說2017-07-14
巍巍終南山,群峰列翠,山谷縱橫,雄渾浩蕩,道氣充盈;自古以來就是參禪悟道的圣地。 這些寺廟無論在山里山外,就宗教文化來講,大的概念上都屬于終南山。那么終南山為什么會形成佛道教修行的中心呢? 除了太乙真人、老子、觀音菩薩等古老傳說的吸引外,終南山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上四次大的滅佛事件也是重要的原因。 自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后直至唐末,古長安城一直是中國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的中心,也是佛教傳播的中心。 佛教在中國可以說命運多舛,封建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