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終南山》之五
欄目分類:武當(dāng)傳說 發(fā)布日期:2017-07-14 瀏覽次數(shù):次
歷史以來,中國的大多數(shù)高僧高道都曾經(jīng)來終南山參修過,如今的終南山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海內(nèi)外的出家人以及追尋生命意義的人。每年一期的佛子夏令營已經(jīng)舉辦了五期,大學(xué)生們紛紛來體驗寺廟生活,了解佛教,修習(xí)佛法,突顯出現(xiàn)代文明與古老文化的對接與碰撞。
中國哲人自古講做學(xué)問有個法門叫格物致知,強調(diào)實踐、靜觀和感悟。也許這就是隱士與學(xué)子們共同走進終南山“尋佛問道”的真實目的吧。
終南山是如此的神奇,每個登臨的人都會獲得獨特的體驗。專題片拍攝期間,幾乎都是陰雨天,我們對張鷗編導(dǎo)打趣地說:“張公拍隱士,南山亦歸隱。云霧茫茫處,落紅可棲息。”可拍不到終南山的真面目必定是件揪心的事。我們延長拍攝計劃,扛著幾十斤重的攝影機與支架,冒著濃濕的霧,滿腹狐疑的去登嘉午臺。劉歡驚喜的呼道:“呀!跟我昨晚夢中的云海一模一樣,太神奇了!”到了貸頂,又是霧海茫茫,周遭那么雄偉的山竟蹤影全無了。我在龍背上竭力一聲長長的吆喝,聲音剛落,云開山出,群山險峻妖嬈。大家贊嘆:真是心誠則靈啊!三年前我在嘉午臺也曾遇到濃霧鎖眉,也是一聲長長的吆喝,云霧如潮水退去,藍天如天幕垂落。后來我和岱頂?shù)纳肆倪^,他說:“你有緣啊!”我琢磨說:“也許是聲音的震動作用吧,撕開了云霧。”
作為山,它不拒微塵,以成其高;不擇地域,以成其廣;平地而起,以成其雄;行于當(dāng)行,以成其勢;止于當(dāng)止,以成其位;虛實相兼,以成其豐;虛懷以待,以成其靈;高而可攀,以成其誠;感恩奉獻,以成其德;超越凡俗,以成其神;高潔神圣,以成其格。若要成為山,你必須有平地起風(fēng)云的信念,有浩蕩綿延的雄心,有建立高度的恒心,有保持圣潔的品性和默默奉獻的精神.也許,這些就是終南山給我們的啟示。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心性的修煉、精神的探秘、自我的重新發(fā)現(xiàn)真的需要離群索居嗎?道家也說“道不遠人”,佛家也說“心即是佛”,即便如此,終南山的魅力卻絲毫不減。也許,這里的山水日月更像一面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縹緲的鏡子,能夠使每一個匆忙的人停留鏡前,靜靜地看看自己,感受自己,然后朝著一個圓滿的方向重新塑造自己。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