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 無欲則剛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fā)布日期:2016-06-27 瀏覽次數(shù):次
我們常說: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有容乃大,出自《尚書》。無欲則剛,出自《論語》。
《尚書·君陳》:爾無忿疾于頑。無求備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論語·公冶長第五》:子曰:“吾未見剛者。”或?qū)υ唬?ldquo;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佛經(jīng)上有一句話,叫做“無欲則剛”,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什么欲望的話,他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必怕了。和尚在寺院里修煉一輩子,末了沒有一個不想上西天的;道士整日閉關打坐,末了沒有一個不想白日飛升的,可見雖然“無欲則剛”,但要做到“無欲”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 “欲”,實際就是一種生活目標,一種人生理想。 古人常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無欲則剛”,是對山河雄偉的贊美,說明海的大,山的挺撥。也可比喻人的胸懷寬廣、大度,即要有寬容的性格,又要為人要正直,不要有任何的私欲,要大公無私,方可站得穩(wěn),行得正,無私則無畏。
當年左宗堂被派戍守新疆,途中路過林則徐(已經(jīng)被免職)的家,林送左一副對聯(lián)以示勉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中國過去有句俗話,叫做“宰相肚里能行船”。姑且不論那些宰相是不是都是有肚量的人,但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泛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中的“欲”意思是想得到某種東西或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 欲是人的一種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欲”。但是,凡事總要有個尺度。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貪心;欲望過多過大,必然欲壑難填。貪求欲者往往被財欲、物欲、色欲、權(quán)勢欲等等迷住心竅,攫求無已,終至縱欲成災 。
成語故事
一天,孔子在和學生們講道理時,忍不住感嘆道:“我還沒有見過真正剛強不屈的人啊!”
那些年輕的弟子都覺的很奇怪,他們認為像子路、還有年輕的申棖等,都是很剛強的人。尤其是申棖,他雖然年紀很輕,可是每次在和別人辯論時,卻總是不肯輕易讓步。即使在面對長輩或師兄時,申棖也毫不隱藏,總是擺出一副強硬的姿態(tài)。大家都對他退讓三分。
所以,當學生們聽到孔子感嘆說還沒有見過剛強的人時,他們不約而同的說:“如果要論剛強,申棖應該是可以當之無愧的吧!”
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欲望多,怎么可以稱的上是剛強呢?”
一個學生問:“申棖并不像是個貪愛錢財?shù)娜耍蠋熢趺磿f他欲望多呢?”
孔子回答說:“其實所謂的欲望,并不見得就是指貪愛錢財。簡單的說,凡是沒有明辨是非就一味和別人爭、想勝過別人的私心就算是‘欲’。申棖雖然性格正直,但他卻逞強爭勝,往往流于感情用事,這就是一種‘欲’啊!像他這樣的人,怎么可以稱的上是剛強不屈呢?”
孔子又說:“所謂的‘剛’,并不是指逞強好勝,而是一種克制自己的工夫。能夠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無論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不違背天理,而且始終如一,不輕易改變,這才算是真正的‘剛’啊!”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