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文化流派——三豐派(一)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6-12 瀏覽次數:次
三豐派是指發源于武當山,主要流傳于湖北、四川、遼北一帶,由清虛道人張三豐先生傳承,而發揚光大的道家金丹文化流派。
三豐派發源于武當山(資料圖 圖源網絡)
三豐派的金丹大道文化,主要由唐末五代時期,一群云集于古都長安的道家文化巨匠,修真于陜西終南山、驪山一帶,代表著我國道家金丹文化集體智慧的丹道流派。
道家金丹文化,傳承至張三豐時代,早已進入三教合一的成熟期。三豐派是一個相當完整的金丹大道文化體系,這個體系不是張三豐先生個人創建的,而是以張三豐先生為代表的一種道家金丹太極修真文化集成。
故三豐派的道家金丹文化,具有源遠流長,理法完備,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博大精深的特質,是我國道家、道教文化的寶貴遺產。
三豐派的金丹工夫上承鐘呂一系,中合鄭火龍真人、陳摶一支,這一時期高人輩出,傳承的隱秘性很大,目前可考文獻資料,有待進一步的整理挖掘。
三豐派后期又繼承了北宋張伯端真人《悟真篇》的金丹文化思想,這從《張三豐先生全集》的金丹文化,跟《悟真篇》一樣走的是三教主流修真文化合一的路線,提出了“仙家汞鉛,即仁義之種子也。”(《大道論》)的思想能夠看出。
《悟真篇》(資料圖 圖源網絡)
三豐派開坐禪、立禪、行禪和臥禪四大修煉法門的修真次序,大有一統我國金丹文化、太極文化、修真文化等大道文化的趨勢,形成了三豐派獨特的道家金丹太極修真文化新體系。
三豐祖師的金丹修真工夫,已經超越了以往常規金丹(內丹術)的煉養范疇,是以修身、修心并舉的金丹大道文化。他變革了以往那種僅偏向于打坐修真法門的單一性修法,將道家的金丹大道文化,以行立坐臥的多種形式,促進了修真的日常化,演繹出了道家金丹太極修真文化的坐禪、立禪、行禪、臥禪四大修真法門,極大的推動了道家養生文化,向金丹太極修真文化方面延伸。
三豐派開創了行禪式的太極拳術,其理論基礎均已完善成熟,兼有高深莫測的、描寫臥禪工夫的丹詩流傳,是我國內家拳修真法門的楷模,是道家金丹文化推動現代道教發揚光大的厚重文化基石。
故千百年來“張三豐”的名號婦孺皆知,已經成為中國傳統大道文化的一個符號、民間文化的一個傳奇,一個隱修時代的標志。
《道言淺近說》(資料圖 圖源網絡)
為尊重傳承及方便大家與祖師印心,為盡量減少沉迷諸于伍柳派丹法者的質疑與非議,本文所有關于三豐祖師的金丹大道知識的講解,全部源于祖師《道言淺近說》中所論述的金丹文化知識,并盡量對大家較難理解的隱秘金丹術語,采用直譯的方式,來告訴大家一個平凡、平常、源遠流長的金丹大道文化。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可與作者進行交流,聯系郵箱gaoshuai1968@163.com)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