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偶得:夢中賦詩有神助
欄目分類:國學(xué)資訊 發(fā)布日期:2016-07-19 瀏覽次數(shù):次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敘述香菱苦志學(xué)詩,精血誠聚,白天作不出,忽然晚上于夢中得了一首詩:“精華欲掩料應(yīng)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yīng)借問,何緣不使永團圓?”寫得新巧而有意趣。這雖為小說中的描寫,現(xiàn)實生活中卻屢見不鮮。
北宋李錞,字希聲,豫章人,官至秘書丞。他在《李希聲詩話》中記載了友人江子之夢中賦詩的事。一天,江子之夢見與李錞一道登樓飲酒送客,且寫了一首詩:“晚風(fēng)殘日下危樓,斜倚欄干滿眼愁。休唱《陽關(guān)》催別酒,春情離恨總悠悠。”
而南宋許顗在其《彥周詩話》中記載自己夢中賦詩的情形更是詳細。有一次,許顗住在洪州城北鄭和叔家,晚上夢見自己艱難地在一條沙石路上行走,當(dāng)時月明如晝,兩邊都是野田麥苗。一位皂衣素裳的婦人幫助他從沙石路上走出,并向他求詩。旁邊恰有一座矮磚臺,上面有紙筆,許彥周題詩四句道:“閑花亂草春春有,秋鴻社燕年年歸。青天露下麥苗濕,古道月寒人跡稀。”寫完將筆拍在磚上鏗然有聲,于是猛然驚醒,夢中情形歷歷在目。
不過,像江子之和許顗這種能將整首詩完整記錄下來的情形畢竟是少數(shù)。多數(shù)人都像唐子西所言:“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醉眠》)夢中不斷得到好的詩句,可醒來要用筆記下時,只能依稀記得一兩句罷了。
蘇軾曾作《記夢》詩二首,在詩前小序中寫道:十二月二十五日,雪后初晴,夢見有人用雪水烹茶,旁邊有美人歌舞。蘇軾一時興起,作回文詩,可惜醒后只記得其中一句:“亂點余花吐碧衫。”用了趙飛燕吐花的典故。于是續(xù)作二絕句,其一:“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余花吐碧衫。歌咽水云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其二:“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斗晴窗。”
明代陸深,字子淵,號儼山,弘治乙丑年(1489)進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xué)士。他寫有一首長達二十聯(lián)的七言長詩《星月歌》,在詩序中,他說:元宵節(jié)那天在戴子充冬官那里小酌,回來后睡在養(yǎng)庵,夢中寫了一首詩,只記得首聯(lián)是“大星無光月如水,碧空無云千萬里。”早上起來頗為驚訝,還告訴了小野春官。小野春官說,突兀與常作不類。于是就根據(jù)這一聯(lián),寫成了《星月歌》。
“突兀與常作不類”,此語不虛。“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山水詩鼻祖謝靈運最著名的詩句之一,這句詩也是得之于夢中。據(jù)《謝氏家錄》記載,謝靈運做永嘉太守期間,在西堂竟日思詩不得,忽然夢見了族弟謝惠連,即詠成了“池塘生春草”句。所以謝靈運常常說:“此語有神助,非我語也。”
而歐陽修也有一首《夢中作》詩:“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四句各吟一境,但又流暢連環(huán)、渾然天成,故“同光體”代表作家陳衍評價道:“此詩當(dāng)真是夢中作,如有神助。”(《宋詩精華錄》)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