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春節財神應“申遺”推廣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14 瀏覽次數:次
正月初五財神誕,數萬善信擁入廣州三元宮、南海神廟等財神供奉地參拜,祈求虎年財源廣進,生意興隆,早日脫離金融海嘯陰影。與此同時,市面上部分私營商戶擇此吉日開市,各行各業陸續恢復生產。對于中國春節的形象代言人財神爺,嶺南民俗專家認為應該配合春節“申遺”,對其進行大力推廣,相信其世界范圍內的知名度將會趕上圣誕老人。
對于商賈云集的廣州來說,昨日是過年期間除年初一外最大的日子,上午10點半,一年一度的財神誕開壇祭祀活動,在越秀山下的千年古觀三元宮舉行,吸引上千名善信高舉香燭擁入,將該道觀塞得水泄不通。記者現場看到,身穿橙色道袍的道士,手舞桃木劍,對著一張寫滿善信名字的紙,口中念念有詞。而在三元寶殿前的香爐上,香客甫一將香燭插上去,兩名戴口罩手套的工作人員就馬上將香燭清走,但這個直徑一米多的香爐仍然很難找到插香之地。
祭祀 各處廟宇善信扎堆
“保佑今年人人賺大錢!股市升到砰砰聲!”據了解,前來參拜的多數是老板、股民等從商人士、也有擔心虎年“犯太歲”的朋友。家住三元里的麥婆婆昨日帶著蘋果、桔子、花生、糖果和大發糕(一種疏松的蒸制面食)等祭品,來到供奉財神的神臺前,放下祭品雙手合十,口中呢喃道“保佑兒子媳婦生意興隆”等等。兩米多長的神臺堆滿了祭品,善信們認為,將拜過神的祭品帶回家吃掉,便會得到庇佑。
據廣州市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學良介紹,財神分為武財神、文財神,正財神和偏財神,三元宮內供奉的文財神范蠡和武財神關羽,兩位人物都在中國歷史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被后人供奉為掌管天下財富分配的神靈。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皇家祭海神廟,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購票點前昨日都排起長龍,除了老廣,亦有不少外地的“客家人”。據介紹,歷代帝王都特別重視拜祭南海神,視其為“財神”,求它保佑海上貿易的順利,唐玄宗更冊封南海神為“廣利王”,所謂“廣利”,是“廣徠天下財利”之意。在南海神廟,拜祭武財神關公的人相對較少,而在祭海的地方,不少街坊都上香求拜,希望來年“廣徠天下財利”。東圃的許先生表示,初五財神誕,天河黃埔這一帶都沒什么出名的祈福地方,就近來南海神廟拜拜。
專家 讓財神趕上圣誕老人
“如果將財神爺打造成春節的符號式人物,在大街上派利市,不是比圣誕老人派禮物更加好看嗎?”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嶺南民俗專家葉春生認為,作為中國人的最大節日的春節,目前已經得到世界范圍內的廣泛接受,粵語“恭喜發財”已被納入英文字典,迎春花市也成為國際旅游景點。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的葉春生透露,目前正在努力將春節申請為世界非物質遺產,而他極力主張的是,讓財神成為這個節日的人物形象載體,推廣到全世界,相信財神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與圣誕老人平起平坐。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