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為什么叫破五?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5 瀏覽次數:次
過年的時候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尤其在吃的方面更多了,在民間,大年初五叫做“破五”。那么你知道在“破五”這天,我們要吃什么呢?“破五”的時候是要吃餃子的。那么大年初五為什么要吃餃子呢?
民間諺語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面。這里的“捏上小人嘴”就是吃餃子。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讒言,以圖吉利。此外,有些地方餃子里還要包上錢、棗、糖等,寓意發財、好運早來、甜蜜和美。
“破五”的來歷有許多傳說,一是傳說姜太公封自己的老婆為“窮神”,并令她“見破即歸”,人們為了躲避“窮神”,于是把這天稱之為“破五”。二是傳說人們在大年三十請神的時候,把臟神——姜太公的老婆給忘了,于是她氣不過,便找玉皇大帝鬧事,玉皇大帝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把這臟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就要鬧大,玉皇大帝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破五”吃餃子,其實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來,家家戶戶放鞭炮,尤其是放上幾根“二踢腳”,稱作是“崩窮”,能夠把“晦氣”、“窮氣“家中崩走。為什么老人們忌諱這一天串親訪友,也不準自家人外出串門,說是走親串門不是把晦氣帶到別人家,就是把晦氣帶回自己家都不好。還有人說,這一天是財神的生日,戶戶放鞭炮、吃餃子、迎財神。不管是那一種講究,“破五”吃餃子是肯定的,這個習俗寄托著百姓的新春期盼,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里,只要不辭辛苦,勤勤懇懇地勞作就能過上好日子。
過去的老人講究“破五”包餃子的餡兒,一定要自己剁的,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了,這樣就預示來年的一切都很順利。“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山響,讓四鄰都能夠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餃子褶要捏得嚴嚴實實,謂捏“小人”嘴。人們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舊了“小人”,才有大吉大利,順順當當。“破五”的餃子講究餡兒是一個肉丸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與象征財富的元寶的樣子很相似。此外,餃子里還有的要包上錢、棗、糖等,寓意發財、好運早來、甜蜜和美。一家人團團圓圓吃一頓“破五”的餃子,那么就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頭,可以增加財富,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