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生淡而有味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3 瀏覽次數:次
有人說: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細想想,這句話,頗有哲理。當今這個時代,也太喧囂,太物質,太功利,太勢力;一個人如果欲望太多,就會被“重口味”折騰的死去活來。
人生平淡,并不是讓你放棄理想、事業、志向、信仰,而變得庸庸碌碌。而是要少計較,只有少計較,才能少折騰。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用來在官場上、職場上、功名利祿上折騰來折騰去、耍心眼,就會白白消耗掉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而變得疲憊憔悴,哪兒還有時間干正事?把別人折騰的時間、心血、精力,用來干一番事業,用來干一番感興趣的事業,你的人生雖然“很淡”,卻一定“很有味”。看淡物質追求和享受,才能看重做事、做成事,你就能擺脫“淡而無味”的困擾;而變得“淡而有味”有很重的“味”,有上品位的“味”。
一個人想要這個,又舍不得放下那個,不把你累死才怪呢?當一個人學會放棄的時候,那個人才是真正的成熟;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才可能變得強大。所以,讓人生“淡而有味”,不僅是一種胸襟,更是一種智慧,一種大智慧。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就算“淡”也會時時感受到“味”很濃、很重;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即便是全身心投入,也不可能不走思。一位科學家,在取得巨大成績后,記者采訪他時,他說了這樣的話:“興趣使我不疲倦。”也許在別人看來,他所做的事“淡”的一點“味”都沒有;而他卻很感興趣做,你說“有味沒味”?
有一句話,叫做“墻高眾人推”;還有一句話,叫做“出頭的椽子先爛”。高調,總是要招惹是非的;有人說,高處自然風光,卻會成為眾矢之的。還是少計較、少爭執、少高調,少消耗心血,少消耗精力,少消耗體力。有人說:這叫以逸待勞。用最少的投入,不“超負荷的付出”,做成最大的事,做成最好的事,還不是智慧呀?這就是“淡而有味”。
“淡而有味”,表現在做人低調,懂得包容,懂得寬容。一個人,有定力,有包容心,有寬容心,有善良心,這個人想不成功都難!連上帝都會幫助那些與世無爭低調的人做成事。
讓人生“淡而有味”,是享受人生;這樣的人,一定也會享受成功。成功不能坐等而來,需要拼搏,更需要以平淡之心,從容做事,寬以待人;這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條件。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