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意生活:清歡有味
欄目分類:國學(xué)資訊 發(fā)布日期:2016-07-22 瀏覽次數(shù):次
蘇軾在《浣溪沙》中說:“人生有味是清歡”。在山莊農(nóng)家,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香茶,品嘗翡翠般的春蔬,人間最有味的莫過于這清淡之中的歡悅罷。
1845年3月底,一個叫梭羅的年輕人,孤身一人來到瓦爾登湖邊的森林里,并親手在湖邊建造了一所小木屋,他在那里一邊勤耕田地,自食其力,一邊沉思冥想,進(jìn)行創(chuàng)作。在《瓦爾登湖》一書中,他這樣解釋自己來到湖邊的意圖:“我隱居在林中,因為我希望活得從容,只和生命中最本質(zhì)的東西周旋。”這該是棱羅追求“清歡”的答案吧。
讀陳繼儒的《小窗幽記》,有這樣的語句:“眉公居山中,有客問山中何景最奇,曰:雨后露前,花朝雪夜。又問何事最奇,曰:釣因鶴守,果遣猿收。”這是怎樣的一種景致呢?雨后斜陽,露水打濕了花瓣,嬌美的花朵與白雪相伴。垂釣溪邊,有鶴相守;饑可遣猿摘果解饞。這種清歡,是人與動物之間的信任和相惜,是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構(gòu)成了最動人心魄的勝景。
清歡是什么呢?清歡是清雅恬適之樂,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空靈與明凈,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與恬然。
清歡是一種簡單的歡樂,是返璞歸真后的輕松和愉悅。云南白族有個“三道茶”的習(xí)俗,其獨特的“頭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成為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種禮儀。清歡之樂就好比這品茗,苦香過后,是一份淡淡的平和安詳?shù)男那椤K煌诖髿g、狂歡,更不是貪歡。它不是孤標(biāo)傲世,也不是平淡蒼白。心存感恩,心懷熱愛,自然能品出清歡之美。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