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介紹之正月初二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fā)布日期:2016-06-21 瀏覽次數(shù):次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xiāng)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xiāng)親的切切的思念。
食日晝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jīng)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返厝
民俗新媳婦回娘家叫返厝”,古稱歸寧”,連續(xù)三次,故有頭返厝”(婚后三天)、二返厝”(婚后十二天)、三返厝”(婚后滿月)之說。頭返厝有三日回的,也有十二日回或滿月回的。 頭返厝一般不能在娘家過夜,吃過午飯后至娘家炊煙之前就得返回。二返厝可住一兩天(有的地方二返厝也不能過夜)。三返厝可住十天半月,只要與夫家商量好就行。頭二次返厝,一般都要事先商量好,由新娘的兄弟來帶回。第三次返厝,通常由新娘自己回或由新郎相伴回。
食甜卵
新郎第一次拜謁岳父母,要備帶三性大禮。岳父母要讓女婿食甜卵(雞蛋)”,并沒酒席款待。女婿用完餐后當日回程,留妻子住娘家,按約定日子接新娘回去或由新娘的兄弟送回。不過,現(xiàn)在禮俗大多簡化。新郎親迎新娘過門后,即刻偕同新娘返厝”,然后再出門兜一下后,再到新城二返厝”,婚后回娘家就一切如常了。
食甜卵”之俗源于一個美麗故事:昔時一李姓老婆婆,有女成年,經(jīng)媒人說合,出嫁張生。幾年未育,婆婆聽知女兒夫妻意見分歧,長期分居,實非生理問題,為盼望早日抱得外孫,設(shè)法請女婿到家來,煮甜卵敬之。告知女婿甜卵是甜蜜圓滿,家能甜蜜圓滿則興,夫妻甜蜜圓滿則能生育孩子的道理。婿悟,從此夫妻相敬如賓。翌年得子,婿歡天喜地到岳家報喜。自此,后人以煮甜卵敬新女婿,歷代便沿襲下來。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