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練習放松
玄門講經2019-01-24
打坐,通過身體的放松達到靜,這一點,對很多人都適用,要注意的是,你在使用這個放松去達到靜,那么催眠師也照樣是使用放松的,催眠師不斷地暗示放松、放松。他們也有很多技術,也是通過這種放松達到靜的。同樣的,我們在睡眠的時候,也是通過放松去達到靜,在靜的基礎上,才能進入睡眠。所以放松是睡眠,入靜、催眠共同的基??打坐的放松和他們的放松有什么區別,區別點就在于用心不同。其他的放松有一個特征是,不對任何對象形成專注。 打坐的放松…
-
怎樣才能夠做自心的主人?
玄門講經2019-01-24
怎樣能夠使自己真的成為自己心理活動的主人呢?這就是佛學心地法門的根本任務。這里簡要介紹一下方法,如果有興趣深究,我們其他的幾篇文章可以作為參考。 第一步 培養專注力。持續的長時間的專心致志的觀想一個動作或一個物體,也可以聽一種聲音等等都可以。就這樣漸次達到一種毫無身體感覺的狀態。到了這時候,你就會很清楚的看到前一個念頭下去,隔了一會后一個念頭才會出來。念頭的相續性徹底被消滅了,也就是說意根伏下了。 第二步 接上面,每出…
-
如何排除昏沉
玄門講經2019-01-24
問:怎么樣排除昏沉呢? 如果想從根本上排除昏沉,那么要從根本上解決身體的物質的狀態,也就是達到意生身的狀態,也就是徹底地排除昏沉。沒到意生身的狀態,在我們現在這種狀態它就是處于一種在靜和定兩種狀態來回地這樣搖擺的,所以它沒法從根本上排除,但它有辦法解決你那種嚴重的昏沉。 第一種方法就是光明觀,第二種方法就是專注.專注也能夠排除這個昏沉,光明觀也能排除昏沉,第三種就是充分地利用現在這種思維狀態的特征,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
-
人生:慎微,慎行,慎欲,慎言!
玄門講經2019-01-24
人生:慎微,慎行,慎欲,慎言! 慎微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細節決定成敗。越是在細微處,越得加心在意,小心謹慎。 粗枝大葉,任何事情也做不好。因為任何大事的成功,都是小事的積累。 細微的地方做不好,就可能功虧一簣,后悔莫及。 慎行 說話都要求處處小心,時時在意,那行動就更不能掉以輕心。 言而無信,說到做不到,就會失了信用。而做事不假思索,干了再說,往往做不好事情。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打仗是這樣,做人做事也一樣,如果事先…
-
靜的三個層次
玄門講經2019-01-24
靜是實證的基礎,我們必須首先進入靜的狀態,然后才能進一步實證,同時由于靜分為很多層次,不同層次的靜有不同的形成原因,不同層次的靜會對實證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對這些層次不同的靜進行深入了解,要了解其產生原因及其對實證的影響,同時要強化實證訓練,讓自己能夠準確、熟練地證入我們所需要的靜。 1、昏沉的靜:昏沉的靜按照昏沉的程度分為深昏沉的靜和細昏沉的靜; (1)深昏沉的靜:深昏沉主要表現為睡眠或昏迷。這種狀態是因為身體…
-
觀 念 決 定 成 敗
玄門講經2019-01-21
一、論放松 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往往會因為紛繁復雜的生活而無法使自己處于一個相對平靜的心境,這就需要在思維科學的實證中,首先要進行放松。然而大多數人在聽到放松這兩個字的時候,不由自主會在以下兩方面進行這樣的放松: 1、心 讓思維處于失作用狀態,心處于信馬由韁、閑庭信步的靜境中; 2、身 身體所有的肌肉群同樣處于失作用狀態; 這種放松屬于催眠的放松,在這種狀態下,心很快處于催眠的細昏沉中,不會對任何特定的固定的思維對象形成持續的…
-
觀心的重要性
玄門講經2019-01-21
觀心是客觀地觀察思維活動,而不是主動從事某種思維活動。要觀察思維在干什么活動。平常人的思維往往都是主動從事某種思維活動,心住于某種對象、內容,而不是觀察思維在活動。 有的人生活比較煩亂,希望從煩亂的生活中擺脫出來,于是他們要么希望心能清靜下來,要么就是排斥心理活動,希望斬斷思維。前者屬于靜,是思維住于靜這種境界;后者是心住于一種希望,希望斬斷思維、排除煩亂的愿望;這兩種情況其實仍然是心住于某種對象、內容,都是心在活動…
-
思維本體學與佛學名稱對照表
玄門講經2019-01-17
思維本體學與佛學名稱對照表如下: 思維根本狀態 即是如來藏,又稱佛性,自性,本來面目,真心 思維衍生狀態 即是妄心 思維衍生狀態高級階段 四禪八定 過渡階段 欲界定 低級階段 意(相續性思維)(指知覺器官所有的知覺能力,亦即掌管知覺作用的心眼耳鼻舌身意) 思維本體 如來藏思維功能加上我執,能所中的能 思維內容(對象) 我所執,能所中的所 思維過渡狀態 書中專指住于我執時的境界 思維狀態 不同的思維境界與狀況。 高級思維狀態 有時候是思維衍…
-
《內篇·逍遙游第一》
道教典籍2018-12-16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
-
《內篇·齊物論第二》
道教典籍2018-12-16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苔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不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暿。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笄,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
熱門排行
龜蛇二將
類別:武當文物
老道,老道,吃飯睡覺。
類別:太極文化
練武之人是如何睡覺的
類別:太極文化
什么是“凈明派”?
類別:玄門講經
武當道人的齋戒與修煉
類別:太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