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色與臟腑的密切關系
欄目分類:中醫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5 瀏覽次數:次
中醫學認為,汗為心之液,色為臟腑的外榮,五臟皆應于五色。因而汗色與臟腑有密切關系,當臟腑發生病變時,也會體現在汗色上,因而可觀汗色知臟腑疾
中醫學認為,汗為心之液,色為臟腑的外榮,五臟皆應于五色。因而汗色與臟腑有密切關系,當臟腑發生病變時,也會體現在汗色上,因而可觀汗色知臟腑疾病。 黑汗——腎:色黑屬腎,出現黑色的汗多為腎虛的表現。如果是黑而清稀,則為心腎失調,當調補心腎以斂精氣;如果是黑而黏稠,則為腎陰虛濕熱之象,應當育陰清利濕熱。 白汗——肺:白屬肺,白色的汗多為心肺陽虛,宗氣不足所導致的。白汗有時也偶見于劇痛,如伴有胸痛、心慌氣短,要警惕心絞痛。 黃汗——脾:色黃屬脾,黃色的汗是脾濕熱的征兆。如果色黃而清稀,則為脾虛黃汗;色黃而黏稠則為濕熱黃汗。中醫中藥秘方網介紹如伴眼球黃、皮膚黃、尿黃,那就要去查肝功能,可能是肝炎或者膽部疾病。 綠汗——膽:色綠屬膽,出現綠色的汗,提示膽精外泄,預示著可能有膽管疾病,要就醫檢查。糖尿病晚期也會出現綠汗,是酮中毒表現,一般預后不良。 紅汗——心臟:色紅屬心,紅汗又稱血汗,實際上是淡紅色,多為氣虛的表現,也為心肝火旺的征兆。多提示身體有出血傾向,應去進一步就醫驗血。此外,服碘化鉀等化學制劑,容易出現藥物性紅汗癥。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中醫養生與舞蹈
下一篇:中醫養生 幫你調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