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理 不做膏人
欄目分類:中醫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5 瀏覽次數:次
生活中,同樣是胖,有人胖得適度勻稱,篤實。有人胖得過分又不勻稱,以致身體畸變,失去協調感,隨時有潰墜之憂。 《黃帝內經》把肥胖分成三類。一種為骨骼肌肉壯實,皮肉緊湊,肌理致密,稱為肉人;一種軀體和四肢肥瘦比例均勻,脂肪多,肉松軟,富有彈性,
生活中,同樣是胖,有人胖得適度勻稱,篤實。有人胖得過分又不勻稱,以致身體畸變,失去協調感,隨時有潰墜之憂。 網站
《黃帝內經》把肥胖分成三類。一種為骨骼肌肉壯實,皮肉緊湊,肌理致密,稱為肉人;一種軀體和四肢肥瘦比例均勻,脂肪多,肉松軟,富有彈性,稱為脂人;還有一種腰背腹部明顯肥胖,而臀部、四肢卻相對瘦小,腰腹圍大于臀圍,“縱腹垂腴”,稱為膏人。
因肥胖而身體畸變、失去協調感的人,就屬于膏人。用現代醫學的話來說,就是“向心性肥胖”。這是一種非常不妙的體形。其不妙,不僅在于外形不雅,更在于這是代謝綜合征的好發體形。代謝綜合征是多種代謝成分異常聚集的病理狀態,通俗來說,就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三高”互助互長,惡性循環,導致心梗、腦梗、腦出血、中風、癱瘓等一系列致死致殘的嚴重結果。
為預防上述疾病,就要避免發展成向心性肥胖,不做膏人。除遺傳因素外,大多數人的體形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膏人是可以預防的。
首先,應從日常生活行為中去預防。如持之以恒鍛煉身體;保持低脂低糖低鹽、多粗纖維素的清淡飲食;不暴飲暴食,常常八分飽,不酗酒不嗜煙等。
其次,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的體質調體。中醫體質學說認為,膏人大多為痰濕體質。痰濕體質的人除腹部肥滿松軟外,還會有身體沉重不輕松感、額部油脂分泌增多、上眼瞼比別人腫、嘴有黏膩感、舌苔厚膩等體征。中醫一般采用健脾利濕、化痰瀉濁,常用中藥有白術、蒼術、黃芪、防己、澤瀉、荷葉、橘紅、生大黃、雞內金、生蒲黃、白芥子、萊菔子、蘇子等。當然,要在中醫師指導下進行科學調理。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