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近代文化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21 瀏覽次數:次
近日,由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心舉辦的第三屆“近代文化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近代史研究所耿云志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鄭師渠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黃克武研究員,美國巴德學院高哲一教授,日本明治大學高田幸男教授等來自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臺灣東吳大學、美國巴德學院、日本明治大學、韓國東國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和學術機構的6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
“近代文化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是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心的重點學術活動。與會中外學者圍繞近代文化史研究的理論方法和學術范式、中國傳統文化的近代命運及其走向、新文化運動百年回眸及近代中國文化的新發展、近代社會與文化變遷、西學與近代中國文化、近代文化人物與文化轉型等方面的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大家指出,中國文化由傳統向近代的轉型是一個長期、復雜、曲折的歷史過程,也是一個與民族國家現代化進程基本同步的過程。近代文化轉型不僅與政治、經濟、社會等各領域變遷相互激蕩相互制約,而且近代文化以中西古今文化碰撞交匯的時代特點,構成數千年中國文化發展史上一個承前啟后的極為特殊的歷史階段。無論是近代文化轉型所涵括之歷史內容的廣博,所關涉思想議題之深度,還是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文化相遇后所產生的巨大張力,都說明它是近代中國研究的一個基本而重要的命題。歷史學不僅解釋歷史現象,更要回應重大時代課題。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的歷史研究,近代文化變遷與近代中國轉型之間的廣泛、復雜、深刻的歷史關聯的研究,就是理解、進入現當代中國文化及其內在困境的一把鑰匙。汲取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華,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以成就具備高度民族主體性和適應現代發展需要的中國文化,都需要我們認真回顧和總結近代中國文化轉型變遷的歷史經驗。
與會學者還總結了近代文化研究30多年來所取得的成就,認為改革開放后,確立了中國近代文化史的學科地位。從此,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和教學工作全面鋪開,成就斐然,培養出大批研究人才,建成一些研究重鎮,取得大量具有原創性的、重要的學術成果。這些變化,反映了近代文化史學科建設的發展和進步,對我國人文社會學科的整體發展起了很大促進作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