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北京閱讀季閉幕 10個“書香家庭”等獎項出爐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19 瀏覽次數:次
6年堅持做公益圖書館的徐繼新一家、創辦了首家女性閱讀館的許春宇、10年免費為盲人提供閱讀的北官廳社區……第五屆北京閱讀季27日落下帷幕,“10個書香家庭”、“10個閱讀示范社區”、“10位金牌閱讀推廣人”三大獎項當天揭曉。
10月27日,第五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閉幕式“閱讀盛典”在京舉行。北京閱讀季由國家出版廣電總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于今年4月啟動,已持續了半年多時間,舉辦了豐富的讀書活動。
“建設書香中國,要發動全民參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長許正明致辭說,建設書香中國、建設書香社會是一項長期任務,北京作為文化中心應該走在全國的前面。圖說,希望出版單位,能夠生產出真正立得住、傳得遠、留得下的精品力作,為社會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量。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衛東介紹,第五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在過去半年里,策劃開展了3000多場閱讀活動,千余萬人次讀者參與其中。他說,同時,北京大學生閱讀聯盟、北京閱讀新媒體聯盟等民間閱讀組織也已成立,將為全民閱讀活動注入了新的力量。
當天,諸多書商、書友、專家也齊聚京城。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副總經理趙恒峰表示,如今兒童閱讀種類、數量都越來越豐富,但面臨著“缺少精品”的問題。
他認為,兒童讀物如今科幻等虛構類作品比較多元,但現實題材的讀物較少,應該更多地挖掘孩子身邊的故事,貼近生活取材,能方便兒童更好的理解作品,也有助于塑造孩子的價值觀等。
主辦方表示,家庭、社區、閱讀推廣人,是全民閱讀最基礎,本次入選的書香家庭多是基層普通群眾,希望傳承書香家庭的優秀傳統,期待從北京選拔常年活躍在第一線的專業閱讀推廣人,引領帶動更多人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具體獲獎情況如下:
一、10個書香家庭
1.西城區李澍曄家庭:藏書1600多冊,夫妻共同出版著作61部,24歲的孩子李湉也已出版6部作品。
2.通州區李元華家庭:為毛主席演唱錄制唐宋詩詞歌曲的經歷讓李元華與詩詞結下不解之緣,30多年來,堅持“讓古籍中的文字活起來,讓詩詞插上音樂的翅膀”,用藝術方式推動閱讀成效顯著。
3.石景山區范楠家庭:范楠因先天性脊柱裂而重度殘疾,但她樂觀向上,一路讀書,一路成長,并因為讀書遇見真愛,她對讀書的勁頭兒,鼓勵著身邊的殘疾朋友。
4.平谷區王春信家庭:這位基層文化站長的家庭奉行著“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家訓,用讀書承載著家與國的夢想。
5.懷柔區曹仲帥家庭:作為校長的曹仲帥,不僅在學校每層都建立了圖書角,鼓勵孩子們進行圖書互換。小學五年級的兒子也利用自己的藏書在班里開辦了小書店,免費向同學提供圖書借閱服務。
6.海淀區白琨家庭:全家每天晚間三小時的閱讀習慣已經保持了多年,他們更通過各種渠道,將閱讀的美好傳遞給更多人。
7.豐臺區余瑋家庭:豐臺區余瑋家庭每年購書近萬元,家庭藏書數量近3萬冊,另有近5萬種報刊。在父母的影響下,13歲的女兒余果和9歲的小余岳熱愛寫作,多次出書。
8.東城區翟康樂家庭:翟康樂的爺爺是前清“庠生”,家中世代藏書。翟康樂退休后繼續寫作,就寫自己最熟悉的,寫自己的家族。
9.朝陽區姜昆陽家庭:姜昆陽老人退休后筆耕不輟,與老伴共同完成了多部書稿,用精神激勵世人。
10.昌平區徐繼新家庭:徐繼新這一家人將個人藏書向村民免費借閱,連續十六年堅持做公益圖書館,不求回報。
二、10大金牌閱讀推廣人
1.朝陽區孫慧陽:她2010年10月開創“童書閱讀線上分享”模式,6年來一直推動“閱讀進園所、進課堂”,為兒童提供了絕佳的讀書之徑。
2.朝陽區王凱:他創立了中國最大的故事品牌“凱叔講故事”,打造了微信最大的親子社群,有近百萬的孩子是他的忠實小聽眾。他錄制的400多個繪本故事,伴隨孩子們的睡前一小時,被稱為“哄睡神器”。
3.東城區肖佐剛:作為一位圖書館館長,他一直致力于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廣與創新,策劃了一系列閱讀活動,讓普通民眾有機會接觸文化精英、聆聽精英文化,在對話中得到引領提升。
4.海淀區許春宇:2007年她創辦了國內首家專門針對女性讀者的雨楓書館,多年來專注女性閱讀與親子閱讀。雨楓書館如今在北京已經有多家分店,成為北京文藝青年閑暇閱讀的好去處。
5.豐臺區張鵬:自2003年起,張鵬成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志愿者隊伍當中的一員,12年600多個周末,他堅持給小朋友們作了2000多場義務講解。
6.大興區孫亞利:她是親子閱讀的領導品牌“悠貝親子圖書館”的總經理,她帶領團隊將悠貝月度“互動式”故事會服務于親子圖書館、公立圖書館、社區、教育培訓機構等。在兒童閱讀推廣上多年的高度專注,幫助她實現自己的理想的閱讀愿景。
7.昌平區田冰:田冰一手創立并獨力支撐“雪絨花小書屋”,一年四季為熱愛讀書的朋友們服務,和諧了鄰里關系,推廣了雅韻書香,吸引了一批社區志愿者緊緊相隨。
8.西城區梁軍:他創立的以“百姓捐書百姓看”宗旨的“書香驛站”已經達到11個,接收各界和居民捐贈的圖書7000余冊,圖書漂移借閱量已超越2000余冊,以行動讓更多北京人身邊出現便利的閱讀空間。
9.大興區才勝元:退休教師才勝元發起了幸福圖書館,把圖書館捐到了新疆和田市皮山縣皮山小學,滿足了邊遠地區的孩子們對知識和渴求和對閱讀的興趣。
10.密云縣項懷安:項懷安老人堅持4年每年超過300天堅守在書屋,為群眾服務。他希望讓農村有書香氣、書卷味,使村民坐在四方書桌上也能夠開闊眼界,使好讀書、讀好書蔚然成風。
三、10大閱讀示范社區
1.西城區廣安門街道榮寧園社區:這里擁有知名的第二書房,14000多冊藏書涵蓋古今中外,圍繞家庭教育、親子閱讀打造優雅閱讀空間,嘗試政府搭臺、私人運營、讀者免費讀書的新型模式。
2.東城區北官廳社區:堅持10年,免費為盲人提供閱讀服務。
3.房山區拱辰街道北關東路社區:120平方米的學習園地,定期組織大型詩歌朗誦會、知識講座,先后舉辦各種類型和主題的閱讀活動共計327場次。
4.淀區田村路街道阜四社區:社區內有一個文化小院,不少愛書人把藏書送來分享給社區居民。居民們有自己的報紙,寫自己的故事。正如自發組織的“田村書院”名字一樣,成為一處讀書桃源。
5.懷柔區車站路社區:這里是老人的棋牌室,小朋友的百草園,這里是懷柔區車站路社區。社區定期舉辦老人健康講座、革命歷史講座等。在寒暑假,孩子們一起閱讀,一起利用廢棄的材料做手工,一起學習和傳遞知識。
6.西城區新街口街道西里二區:逾6千平方米的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坐落于此。這里不僅有以“兒童閱讀”為中心開展的各類閱讀活動,還設有殘疾人、老弱病殘讀者專座,開展的圖書預約服務,居民一個電話,就會送書上門。
7.朝陽區太陽宮地區芍藥居二社區:社區實施以“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為宗旨的“知識工程”,激發居民讀書的熱情,定期組織大家交流閱讀理念,分享閱讀體會。
8.延慶縣儒林街道溫泉南區東里社區:社區益民書屋雖然只有120平方米,但策劃舉辦各類讀書沙龍交流會、讀書演講比賽等,社區開設的“陽光課堂放學來吧”主題活動成為延慶縣的一個樣板。
9.通州區新通國際社區:聯合社會組織,邀請專人負責閱讀推廣活動,共開辦了40余次相關活動,參與活動的人數累計超過1000人次以上,讓書香和文化氣息彌漫在整個社區。
10.昌平區十三陵鎮胡莊:一個地處農村的社區,周邊散布著16個村子,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良性運轉。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