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青史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fā)布日期:2016-07-18 瀏覽次數(shù):次
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
——《左傳》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廣袖飄飄,今在何方?在這個由冷漠與迷茫相堆砌的年代,在這個讓虛無與飄渺相充盈的社會,或許已沒有多少人還記得我們漢民族傳統(tǒng)服裝,已沒有多少人會靜下心來思考漢服的豐富內(nèi)涵。
先秦,兩漢,曲裾。她定是一位樸素、端莊、嫻靜的女子,正如曲裾的穿法,纏繞、腰封、腰帶,一絲不茍,如同一翠衫佳人,隱約在搖曳著蒹葭那頭的木蘭舟上,低頭細采那參差的荇菜,懷著“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情懷。忽地,輕抬雙眸,巧笑倩兮,宛在水中央。抑或是隱在重重肅穆的帷幔,綴明珠,戴金翠,翩若驚鴻,回味那首《鳳求凰》,依是流光溢彩的神韻。
齊胸襦裙,裙角與披帛相襯,有著別樣的活潑,又帶著特有的嫵媚,正是大唐的風華!二月豆蔻梢頭,紅袖一揚,金鈴輕響,一把琵琶半遮面,一點胭脂映眉間。高舉夜光杯,輕呷葡萄酒。微醺,在皎潔月光下,輕舞《霓裳羽衣》。人面桃花,相映整個長安,成為多情帝王胸前的一點朱砂。卻終是淚濺牡丹,在七月七的長生殿,輕訴衷腸。
襖裙便是那元明時期的深閨女子了,上襖下裙,規(guī)規(guī)矩矩,但終藏不住那少女之心。帶有“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的淡淡哀念,聽生生燕語,嚦嚦鶯聲,看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卻見清軍入關,剃發(fā)易服之令緊。誰道閨閣女子不知亡國之恨?她心生悲恨,執(zhí)劍和淚而立。劍落,血濺白絹扇,綻放出一朵朵妖冶的桃花。
……
三百年前丟棄的不僅僅是漢服,丟下的是祖宗的根脈。與大和、高麗等民族高視他們服裝相比,世上最大的漢民族沒有自己的服裝,這實在是漢族兒女的悲哀。
時間逝去,還有軒墻;軒墻傾倒,尚留灰燼;灰燼飄散,猶存記憶;記憶淡忘,還剩何物?
是的,人們已經(jīng)在淡忘,淡忘本屬于我們的漢服,淡忘那些伴隨漢服興衰的元素——禮儀,文化,傳統(tǒng),甚至是信念。她,漢服,用血淚作丹青,書寫一段可泣的歷史,然后在遠遠的那一方,冷眼望著當今熙熙攘攘的人們……
沒有傳統(tǒng),摒棄文化,中華大地,枉稱華夏。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