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彭龍在畢業典禮上的講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18 瀏覽次數:次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2015屆本科生畢業典禮,與在座的1154名本科生和8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一起分享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四年,讓你們經歷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長歷程。青春雖然終將逝去,但它注定在今天化為了永恒。四年,最重要的是你們與北外所結下的一生一世的情誼。這所學校不僅以其自身的辦學模式打造了你們的獨特知識結構和精神氣質,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們未來的職業、事業和生活。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北外的精神傳統最終還是要靠一代代的北外人來傳承。北外的精神是什么?北外的特點又是什么?在你們畢業之際,我很愿意與你們共同思考。
北外是一所育人為先的學校。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以育為本,對學生首先是一種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特別是對北外這樣一所以培養外交、外事人才為主的專業類院校來講,你們走出校園之后是否具有高尚的人格情操和濃厚的家國情懷,更是關乎國家的戰略利益和世界形象。
北外是一所敦本務實的學校。這種務實的精神是由我們語言學習的專業特點所決定的。語言的學習沒有捷徑可走,沒有竅門可摸,最笨的辦法正是最有效的辦法。你們所付出的艱辛和汗水,作為師長,我們比誰都懂得。但是,正是這種刻苦務實的精神成就了你們精湛的專業知識和語言本領,為你們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
北外是一所志存高遠的學校。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正是創辦于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年代。從延安到北京,北外一路走來,雖歷盡艱辛,但壯志不改,發展壯大而有今天這一所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外國語大學。而老一輩北外人,在異常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不計個人得失和榮辱,積極傳遞著外語教育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許國璋先生生前一直都住在西院老單元的兩居室里。但就是在這不足60平方米的斗室里,他完成了震撼整個外語界的書齋里的革命,編寫的《許國璋英語》風靡全國,受益幾代人。北外老一代校友方碧輝,畢業以后扎根景山中學,十幾年如一日,推動基礎外語的教學改革,被鄧小平同志親自圈定為全國“首批特級教師”,使得全國的尊師重教之風為之一變,煥然一新。他們是北外的驕傲,更是你們的榜樣。
孟子曾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可奪也。”確立起遠大的志向,將個人的價值實現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將幸福感提升與給予和付出緊密結合,將個人夢想與實干興邦緊密結合,我相信你們一定會走向美好的未來!
(本文為作者彭龍7月1日在北京外國語大學2015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有刪節)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