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愛與仇恨來自哪里--看電影《止殺令》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14 瀏覽次數:次
3月間,中影集團和山東電影制片廠共同出品、冉平編劇、王坪導演的電影《止殺令》正式上映,故事取材于丘處機祖師萬里西行規勸成吉思汗止殺的史實。創作歷史題材的電影一般有兩個角度:一是探究歷史發展規律,如本片討論宋、金、蒙古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的得失;一是思考人性真諦,如本片展現的丘祖的愛與成吉思汗的恨。探究歷史,目的在于啟迪今天。
關于《止殺令》藝術創作上的得失,我想還是留給藝術家們去評論好了,這里只想把電影中被藝術加工修改了的史實作一個還原,以期讀者能了解一個較為真實的丘祖和他的西行。
一、丘處機祖師
丘處機祖師(1148~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世稱長春真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龍門派之祖。丘祖主要著作有《磻溪集》、《大丹直指》、《長春丘真人寄西州道友書》,另外傳有《長春真人規榜》、《丘祖懺文》、《丘祖垂訓文》、《攝生消息論》等,李志常的《長春真人西游記》也收了不少丘祖的詩,還有另一個版本的《丘祖秘傳大丹直指》等傳世。
金熙宗皇統八年(1148)正月十九日,長春丘真人生于登州棲霞縣濱都里。這時北宋滅亡,北方人民生存于苦難中。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重陽祖師抵寧海州傳道,九月,丘祖謁祖師于全真庵。此年丘祖20歲。1170年重陽祖師羽化,丘祖與師兄在終南劉蔣村守墳。后居磻溪、隴州龍門山、終南祖庵。章宗時限制宗教, 1191年丘祖東歸棲霞濱都里。
二、丘祖西行是不是政治投機?
是否被劉仲祿持刀挾迫?
1216年,長春真人居登州。金宣宗赍詔召師歸汴京,師曰:“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處無敢違也。”乃不起。①1219年,居萊州昊天觀。四月,金河南提控邊鄙使至,邀同往,不行,以詩、頌贈之。又聞有金使自汴來,因所經路為宋占,乃還。
1219年八月,時齊魯已歸宋,江南大帥李公、彭公召師,不起。州牧謝曰:“師居此,我輩誠有所依。”師曰:“吾之出處,非若輩可知也。他日恐不能留居此耳。”
1219年五月,劉仲祿帶著成吉思汗“如朕親行,便宜行事”虎頭金牌,自奈蠻國出發,詔請丘祖。十二月,仲祿至萊州。②時蒙古與宋聯合對金,所以蒙古使者能進入宋地。電影《止殺令》有一情節說劉仲祿持刀逼丘祖西行,雖然“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但是還沒有笨到拿著刀去請老師、請客人。這樣做,無論養生還是政治的目的,都不可能達到。成吉思汗的詔書說他自己“……反樸還淳,去奢從儉……視民如赤子,養民若兄弟……是以受天之佑,獲承至尊,南連趙宋,北接回紇,東夏西夷,悉稱臣妾……”,并且表達了對丘祖的恭敬:“豈不聞渭水同車、茅廬三顧之事,奈何山川懸隔,有失躬迎之禮。朕但側身齋戒沐浴……謹邀先生,暫趨仙步,不以沙漠悠遠為念,或以憂民當世之務,或以恤朕保身之術。朕親侍仙座,欽惟先生將咳唾之余,但授一言,斯可矣……”③《長春真人西游記》記述,丘祖見到詔書躊躇間,仲祿就說:“師名重四海,皇帝特詔仲祿逾越山海,不限歲月,期必致之。”丘祖又問候他:“兵革以來,彼疆此界,公冒險至此,可謂勞矣。”仲祿就介紹他于五月起程,八月到燕京,風聞師在東萊,欲以五千兵迎師。益都安撫司官吳燕說:“聞兩朝議和,眾心稍安,今忽提兵以入,必皆據險自固……”,后張林以甲士萬郊迎,聽說是迎長春真人的,才散其卒。在濰州得尹公(志平),冬十二月才到東萊。丘祖知不可辭,就說等做完上元醮,可派15匹馬來接,正月十八即行。1220年正月,如期騎至,丘祖選門弟子19人同行。二月十三,劉仲祿以軍來近。師曰:“來何暮?”對以道路榛梗,特往燕京會兵,東備信安,西備常山。仲祿親提軍取深州、下武邑,以辟路構橋于滹沱,括舟于將陵,是以遲。次日,絕滹沱而北。二十二日,至瀘溝。京官、士庶、僧道郊迎。
有些學者認為丘祖不應金、宋之邀而去見成吉思汗,是一次政治投機,這是因為他們對歷史了解得不夠。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1213年金紇石烈執中發動政變,殺衛紹王,立完顏珣為帝,是為宣宗。宣宗妄用權臣,內外交困。1216年蒙古軍攻占中都(今北京),金對蒙古納貢議和,遷都汴京。西夏連年侵金。金多次侵宋,但被宋擊退。1217、1221、1222、1223年,蒙古軍南侵。戰爭加重了對人民的勒索,導致大規模的人民起義。李全、石珪、夏全、裴淵等義軍在1218年歸宋。1219年,說服張林以青、莒、密、萊、濰、淄、濱、棣、寧、海、濟南等十二州歸宋。時北方多州雖歸宋,實際宋鞭長莫及。金被蒙古、西夏入侵,卻想侵宋得些補償,并且加重對人民的壓榨,所以丘祖不應邀。蒙古之請,也非丘祖所愿,只是不得已。
在燕京時,聞成吉思汗行宮漸西,丘祖說自己春秋已高,倦冒風沙,上疏欲待駕回朝謁。但是成吉思汗回以一封很客氣的詔書:“……軍國之事,非朕所期,道德之心,誠云可尚。朕以彼酋不遜,我伐用張……達磨東邁,元印法以傳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④ 詔書由耶律楚材起草,“欲其速至也”。 ⑤實際蒙古人在戰爭中給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災難。一日有人求跋閻立本《太上過關圖》,丘祖題:“蜀郡西游日,函關東別時。群胡皆稽首,大道復開基。”又以二謁示眾,其一云:“雜亂朝還暮,輕狂古到今。空華空寂念,若有若無心。”其二云:“觸情常決烈,非道莫參差。忍辱調猿馬,安閑度歲時。”丘祖有心“忍辱調猿馬”,但是不一定能成功,唯有“若有若無心”,淡然處之。
1220年五月,至德興府,寓龍陽觀。八月,至宣德州,寓朝元觀,作詩《詩寄燕京道友》:“十年兵火萬民愁,千萬中無一二留。去歲幸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游。不辭嶺北三千里,仍念山東二百州。窮極漏誅殘喘在,早教身命得消憂。”1221年正月十五,醮于宣德州朝元觀。二月初八啟行,時天氣晴霽,道友餞行于西郊,遮馬首以泣曰:“父師去萬里外,何時復獲瞻禮。”師曰:“但若輩道心堅固,會有日矣。”眾復泣請:“果何時邪。”師曰:“行止非人所能為也。兼遠涉異域,其道合與不合,未可必也。”眾曰:“師豈不知,愿預告弟子等。”丘祖乃重言曰:“三載歸,三載歸。”道眾留戀丘祖,是年丘祖74歲。丘祖的西行,有多少無奈?又有多少苦心和慈愛?
三、丘祖不與女性同行嗎?西行中
遇過強盜嗎?隨行有多少弟子?
沒有女性不成世界,但沒有女性就不能成電影嗎?《止殺令》里加入了一個開店的契丹女人形象,而實際上丘祖西行同行者只有19位弟子和蒙古軍人,并沒有女性。如果一定要涉及的話,途至阿不罕山遇金章宗二妃,曰徒單氏,曰夾谷氏,及漢公主母欽圣夫人袁氏,號泣相迎,顧謂師曰:“昔日稔聞道德高風,恨不一見,不意此地有緣也。”當年金人劫掠宋室后妃時,未必就想到此日;當年宋太宗劫掠唐后主后妃時,也未必想到后來被金人劫得宗室全無,只是可嘆戰亂中的女性。
《止殺令》提到丘祖不與女性同行,果有此事嗎?李志常《長春真人西游記》這樣記述:劉仲祿欲以所選處女偕行,師難之曰:“齊人獻女樂,孔子去魯。余雖山野,豈與處子同行哉?”孔子不與好女色的人共事,丘祖講這個故事是想救人。
《止殺令》中還有一情節,西行途中遇強盜,并有一場打斗,實際也不是這樣。《長春真人西游記》記述:“道出居庸,夜遇群盜于其北,皆稽顙以退。”且曰:“無驚父師。”所謂“強盜”,也可能是義軍。
《止殺令》里只有一個弟子趙道安隨丘祖西行,還有一個長生丹的情節,實際上這也不符合歷史事實。丘祖從東萊出發時帶有弟子19人。行至阿不罕山時,鎮海建議:“前有大山高峻,廣澤沮陷,非車行地。宜減車從,輕騎以進。”丘祖留門弟子宋道安輩九人,選地建棲霞觀。攜門人虛靜先生趙九古(道堅)輩十人,從以二車,蒙古驛騎二十余,傍大山西行。宣使劉公和鎮海相公又百騎。行近邪米思干大城時,趙道堅病故,他是丘祖在龍門修煉時就隨侍在側的弟子。
四、丘祖怎樣規勸成吉思汗?
到底有沒有止殺令?
李道謙《七真年譜》這樣記錄:
辛巳(1221年),長春真人年七十四。是年五月朔,抵陸局河。七月,至阿不罕山,留宋道安等九人立棲霞觀。中秋日,抵金山,過白骨甸。十一月,至邪迷思干城。
壬午(1222年),長春真人年七十五。春三月,過鐵門,達于行在;上設二帳,于御幄之東以居之,時問以至道,師大略對以“節欲保躬,天道好生惡殺,治尚無為清凈”之理。
癸未(1223年),長春真人年七十六。是歲,三月七日得旨東還。
《元史·釋老志》稱:“太祖時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成吉思汗深契此言,命左右書之,以教育諸子。《元史·釋老志》還記了幾件事,都是婉轉勸化:一日雷震,太祖以問,處機對曰:“雷,天威也。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則不順乎天,故天威震動以警之。似聞境內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導有眾。”太祖從之。歲癸未,太祖大獵于東山,馬踣,丘祖請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數畋獵,非宜。”太祖為罷獵者久之。⑥丘祖并沒有斥責成吉思汗。李志常《長春真人西游記》記述更為詳細:時丘祖“有余糧則惠饑民,又時時設粥,活者甚眾”,言教莫如身教。
丘祖東歸時,大兵正踐蹂中原,還燕京,“使其徒持碟招求于戰伐之余,由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瀕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之”。⑦丘祖建八會,曰平等、長春、靈寶、長生、明真、平安、消災、萬蓮。時俗為之一變。自師之復來,諸方道侶云集,邪說日寢。⑧“師誠明慈儉,凡將帥來謁,必方便勸以不殺人。有急必周之。士有俘于人者,必援而出之。士馬所至,以師與之名,脫欲兵之禍者甚眾。度弟子皆視其才如何,高者挈以道,其次訓以功行,又其次化以罪福,罔有遺者。” ⑨
《止殺令》描述丘祖成功促成成吉思汗下達止殺令,但歷史上并沒有這個令,只有成吉思汗的勸降詔諭。《長春真人西游記》記述:
宣差阿里鮮欲往山東招諭,懇求與門弟子尹志平行,師曰:“天意未許,雖往何益?”阿里鮮再拜曰:“若國王臨以大軍,生靈必遭殺戮,愿父師一言垂慈。”師良久曰:“雖救之不得,猶愈于坐視其死也。”乃令清和(尹志平)同往。
丘祖沒能根本阻止蒙古人屠殺,但他肯定對成吉思汗產生了影響。在丘祖到來之前,在仇恨與殺戮中出生、成長的成吉思汗也許從來沒有感受到過什么叫無私和慈愛,也許不知道人生還有另一種活法。丘祖東歸后,宣差都元帥賈昌傳奉成吉思汗皇帝圣旨:“邱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么,路好底鋪馬得騎來么,路里飲食廣多不少來么,你到宣德州等處官員好覷你來么,下頭百姓得來么,你身起心里好么。我這里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這份圣旨應該是成吉思汗自己口述的,如同小學生作文,卻透露出人性氣味。1227年,成吉思汗、長春真人,這兩位不平凡的人物先后離世——他們誰得誰失、誰成誰敗?
我深深地困惑,慈愛來自哪里?仇恨來自哪里?直到今天,人們仍然播種慈愛,播種仇恨,并看著它們開花結果。宇宙與人生的真相是什么?在道教的修煉中,如果只修身命,不修心性,往往會走火入魔。在科學技術與物質文明不斷發展的今天,人類影響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但如果精神文明跟不上,這有多危險?當然我們也了解,只有慈愛,沒有力量,同樣也保護不了我們美好的家園。
丘祖臨去留頌:
生死朝昏一般事,幻泡出沒水長閑。
微光見處跳烏兔,玄量開時納海山。
揮斥八纮如咫尺,吹噓萬有似機關。
狂辭落筆成塵垢,寄在時人妄聽間。⑩
(文/崔理明,作者單位為中國道教學院)
①②見《李道謙編七真年譜》。
③王國維《長春真人西游 記注》引《輟耕錄》,見趙衛東編:《丘處機集》第243頁,齊魯書社,2005年6月。
④見《長春真人西游記·附錄》。
⑤耶律楚材《西游錄》,見《丘處機集》第480頁。
⑥《元史 》列傳第89 《釋老》。
⑦《新元史·邱處機傳》、《舊元史·邱處機傳》。
⑧ ⑩見《長春真人西游記》。
⑨陳時可:《長春真人本行碑》,《甘水仙源錄》卷2,《道藏》第19冊。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