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當前位置:主頁 > 武當文化 > 國學資訊 >

    儒家孔圣人之道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8   瀏覽次數:

      儒家修行的目標是止于至善,達到圣人仁愛的境地。落實中華傳統的綱常倫理之道,便是做人與修行之根本。

      宗圣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者,心上有中,意指不偏不倚,中正無私,逢事而盡其心,在位而盡其職,無半點虛心假意,心專誠一之謂也。

      恕者,如下有心,時時處處要從他人的角度去設想,人我一體,仁慈博愛,舍己利民為恕。遇事反求諸己,推己及人,化凡心為圣心,化自私為大公,則恕道常在矣。

      忠恕,就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一個保證,也是為人本具之良心!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貢問孔圣人:是否有一言可以終生奉行?孔圣人回答:那就是“恕(道)”呀!自己不愿意之事,千萬不要強加于別人。恕者如其心,上面一個「如」,下面一個「心」,就是時時處處要從他人的角度去設想,自然很多沖突就解開了。其實善惡就在一念之間,多為別人著想,就是與人相處的原則。

      孔圣人道述堯舜、教正人倫。人倫就是五倫,五倫大道是人倫之根本,也是做人之基礎。

      (1)君臣有義:居上位者(君)要以禮對人,下位者(臣)要奉上以忠以敬,君仁而臣忠,則君安而臣樂也。

      (2)父子有親:父母教化子女當仁愛教導;孩子侍奉父母要孝順恭敬,父慈子孝,則父子有親也。

      (3)夫婦有別:夫敬愛賢妻,妻敬愛夫君,相敬如賓,家有諸事商議而行,家和萬事興,自然白頭偕老也。所謂夫婦有別者,即非自己之夫,或非自己之妻,即不可犯淫亂,而破壞人倫道德。雖是自己之夫或妻,身為夫者應待其妻如待友,為妻者須事其夫如事賓客。

      (4)長幼有序:敬老愛幼。年長者,須盡其責務,以教愛幼輩;年幼者,安其身份,以恭敬長輩。長幼各守其道,而不亂綱常,則一團和氣,盡享天倫之樂也。

      (5)朋友有信:朋友之間,善事助而成之,惡事勸而改之,以信義相往來,不論貧富,一視同仁。君子之交淡如水,但逢有事,則能盡心竭力相顧相助,此即是仁義道德之益友也。

      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

      仁:孟子曰:“仁者人也,親親(敬愛父母)為大。”仁愛之心,天生俱來,仁愛即是良心,良心就是天理正道。仁心就是圣人之心,眾生本是一體所化,同是兄弟姐妹,要慈悲為懷,濟人之困,利樂有情,救度眾生。

      義:符合道義,履行義務的意思。知恩則報,見善則行,于心無愧。

      禮:表達真誠恭敬之心,卑己而尊人。禮節是天地間自然之順序,也是人與人相處的規范,重視禮節的人,必能遠離一切淫亂背德之行為。

      智:本性無惡,有過必改,有善必行,學習圣賢,濟世救人。

      信:人言為信,誠實無欺,為修道之準繩。若人守信,則是正人君子。

      忠恕為孔圣人立教之真旨,總言之,盡己之心是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其實倫常即是行忠、行恕之地也。

      儒家的初級經典是《弟子規》,其核心思想是孝悌仁愛,它是孔孟思想的根,也是中國文化的根。《弟子規》一共一千零八十個字,里面講了一百一十三樁事情,《弟子規》若沒做到,學習別的經典就很難得到真智慧。其實儒家的忠恕之道,綱常倫理全部都涵蓋于《弟子規》之中,能真正落實弟子規,就是行倫常大道。

      儒學經典要義

      1、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解:孔子說:“一個人家的子弟,在家能行孝道,在外能擴充悌道(尊敬師長),做事謹慎,說話守信用,博愛大眾,并且接近有仁心的人。這些事情做完了,還有剩余的精力,再學習其他文化藝術。”

      2、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中庸:

      解:孔子遠述唐堯虞舜的道理,近表彰文王武王的典章制度,并且上循順天時變化,下依照水土地理特性。(孔圣人所講的道就是中華祖先之道。)

      3、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解:孔子說:“如果有人立志學仁(仁是每個人本具之良心),他便不會再作惡。”

      4、孔圣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解:孔子說:“君子心中只有道義;小人心中卻只知道利益。”

      5、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解:孔子說:“君子偶爾犯錯違背仁道,這是有的。但比小人好多了,小人是從來不會行仁道的。”

      6、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解:孔子的學生子游問孝順父母的道理,孔子說:“今天孝順父母的人以為只要做到奉養父母就可以了,不知道奉養父母,如果沒有孝敬心,跟養狗、養馬有什么分別?”

      7、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

      解:孟武伯問要如何孝順父母?孔子說:“父母唯恐子女有疾病。作子女的要體念父母的心,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免得父母擔憂。”

      8、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解:有子說:“一個人做人能行孝悌卻愛忤逆上司、長上,這是很少的;不愛忤逆上司、長上而會在一個團體里作亂,這是不會有的。一個君子做事情總是從根本下手,根本一旦確立,其他一切道里自然生出來。孝與悌便是仁愛的基礎啊!”

      9、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解:孔子說:“君子以義作行事的骨干,再依禮法實行,謙遜形諸外表,最后以誠摯信實的態度去完成。能這樣的話,才真可算是君子了。”

      10、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解:孔子說:“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解:曾子說:“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樣事情: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忠?與人交往有沒有講信用?夫子所傳授給我的,我有沒有實踐它?”

      忠心就是盡自己本分。既然要為別人做事就要盡本分把事情做好,把職責完成。與人交往,必須講信用,否則別人不信任我們。老師傳授給我們的知識道理,我們要拿出來用,才不枉費老師辛苦教導以及自己辛苦學習。學問只知道是沒有用的,必須行出來才有用。學道,知道,要行出來才能成道。

      1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解:孔子說:“君子有九項值得他留心思考的事情:看事物時要想著能看清楚;聽聲音時要想著能聽明白;表現的臉色要想著能溫和;禮貌要想著能恭敬;說話要想到能誠實;做事情要想到能專心敬意;有疑惑要想到能問明白;憤怒的時候要想到發脾氣的后果;見到利得要想到合不合義理。”

      孔子教人臨事要依這幾樣準則多思考,事情才能做好,也才不會犯錯。這九項值得思考的事情都是一個學道的人做人做事應有的態度。

      13、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堯曰:

      解:堯帝說:“咳!舜啊!上天所欽定的天子位的繼承落在你身上,你要執守中正的道理才能長久!假如四海的人民生活都窮苦困頓,那時候上天給你的祿位就終止了。”

      14、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解:曾子說:“易經亙卦象辭有句話說:君子所思所想不超出自己的本分地位。”

      君子心中所想的總是合乎他的身分與地位,不好高騖遠,也不貪心妄想。

      15、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解:孔子說:“君子有三項讓他敬畏的事:他敬畏天理,敬畏大德,敬畏圣人的言論。小人不了解義理天意,所以不敬畏,并且輕慢大德者,以及把圣人的言論當戲玩。”

      1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

      解:孔子說:“在上位的人自身做事正當,不用命令,其人民自然會照著做;反之,自身做事不正當,雖然有命令,其人民也不遵從。”

      這叫“以身作則”,也叫“上行下效”。在上位的人如果不以身作則,自己胡作非為,而要人民不效法,不胡作非為,那是不可能的。“上梁不正,下梁歪。”這是一定的道理。

      本性之真諦

      顏回夫子 述

      本體原性皆至善,乾坤挪移行方偏;

      止物貪嗔欲無念,真氣精修為圣賢。

      夫歷代圣賢皆以“本性”,為文詞闡述中心。本性至善、本性不善不惡、本性至惡,無以爭辯。茍不受以正法之傳,爭議仍在五里茫霧中。無怪乎子貢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即是此意也。

      性即道,道即性。性稟賦于人則全身方可活動,若無此性則為一“尸”也。天地若無道,則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萬物不長。故道乃是,宇宙萬物萬源之主宰。又論其小者可退藏于密;論其大者可盈滿宇宙六合。

      本性者,最靈明、最聰明、最樸素、最平凡。又性者,近其善則揚其善;近其惡則揚其惡。性可分:理性、氣性、質性等三種。

      一、“理性”:理性者乃先天之性(天性),人之本有面目,未有天地先有此性,具備五常(仁、義、禮、智、信),清澈明朗,無貪、嗔、癡……等欲念,純善完美之至德。能明此性,則為佛、為圣、為仙;若迷此性,則為人、為鬼、為畜。人之本性本是全真純善完美,但一入氣界進入物欲之身以后,即為氣稟所拘,物欲所蔽,變成氣質物欲之氣性、質性,失卻本來之光明、善良。故人“見性”,儒教人“養性”,道教人“煉性”,耶教人“移性”,回教人“定性",就是要我們去習性、除稟性,方可圓滿天性。

      二、“氣性”:又名稟性,是氣稟之性,氣蔽之性。乃由理性之至善本靈,受染成質性之物欲,再墜入“氣性”。此性由歷劫之輪回種子,善惡業之牽引,受稟于氣天之氣。老子曰:“為善則善宿隨之,為惡則惡宿隨之”。所以有人一出生,就很善良,有的卻很頑劣,此皆是前世所種因不同,今世所稟受亦不同。此性可善可惡,半善半惡,吾生隨吾而來,吾死隨吾而去,若能明此性,則不敢為惡業,反會廣積善德,所以用此性者,乃為君子、善人。

      三、“質性”:又名習性,是物質之性,物欲之性,習雜之性。有人身才有之,因執物而產生私欲、貪念,若不知遏止,修身養性,則一生皆陷于欲海之中。此性純惡無善,其生于有身之后,亦隨身之滅而消失,用此性者,只知追求物欲之享受,為庶人、凡夫,若能親近善性者,尚有明性之機。

      由以上可知,氣性、質性皆非本有之性,理性才是人本有之性。若能知此,則時時以本性良心主事,不為質性、氣性所擺弄,始能恢復本來面目。哈哈止。

      儒教修行之道

      中庸開篇曰:“天命之謂性”,人人具此至善之先天本性,由此本性則自然形成綱常倫理等,萬物運化、處世做人之規律,則名為道,故后文曰:“率性之謂道”。然而,人落于后天塵世之后,因為受物欲所蒙蔽,塵緣所染污,使眾生本具之智慧德能(明德)無法彰顯,心行作為不能與道相應,才造成了現今人類不能和諧相處,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的局面。故儒教以恢復本性,利國利民(親民),止于至善而成圣為教化目標。儒教之教義,就是解決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心的和諧相處之道。

      宗圣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者,不偏不倚,中正無私,逢事而盡其心,在位而盡其職,無半點虛心假意,心專誠一之謂也。恕者,替人著想,人我一體,仁慈博愛,舍己利民為恕。遇事反求諸己,推己及人,化凡心為圣心,化自私為大公,則恕道常在矣。行此忠恕之道,便可以達圣賢之果。此忠與恕,也就是古圣先賢所教導的“內圣”與“外王”的大道。

      《大學》所闡述的正是修行復性之道,依此理而修持,就能成圣成賢。八條目中,格物(革除物欲)、致知(得到真知)、誠意(至誠無妄)、正心(心行中庸)、修身(修身明性)五科目為“內圣”的功夫;齊家(家庭和諧)、治國(國盛民豐)、平天下(天下太平)三科目為“外王”的功夫。

      修道乃是修“內圣外王”之功夫也。“內圣在克己”,將自己先克制的很清潔而無半點私欲(格物),欲凈則可現出良知。由至誠恭敬所發進一步修正自心,以達修身養性之目的。“外王在救世”,犧牲自己的利益以幫助別人,是兼愛之精神。從自己的家人開始,先要努力達到家庭和樂(齊家),進一步達到國家強盛和天下大同的目標。這和佛家“自覺覺他”,還有道家“修行濟世”的修行目標是一致的,故先圣曰:“儒佛不二”、“三教一理”。

      內圣是內功,外王是外功,內功是道,外功是德,道本屬于空,而德才是實,故無德不能顯道。中庸云:“茍無至德,至道不凝焉。”內功是保存天性(明體),外功是發揮天性(達用)。明體就可以立果,達用就是行功。如此,才可說道明德立,知行合一。現世修行應當以濟世救人(外王)為重點,一心行善為要,因為以后的大同人間要親如一家,共同達到至善的境地。

      又修道者,應由人道修起,人道必需要修中華之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人道全,則天道近,圣賢可冀矣。不論是哪個教派,何種修法,都不可背離此一大修行原則。否則,倫常有虧,無法圓滿人之天性,就無法由后天之心性而達先天之本性,也將不能脫離后天凡塵的境界。所以,不論何教何派,都要先修人道,人道無缺,才有可能成就各教的圣果。

      儒教不立門戶,以正心誠意修身為本,五倫八德為歸,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用。為了澤及蒼生,儒教不限門墻,不拘信仰,志在化天下為大同,育萬民成圣賢。只要平時落實先圣教誨,力行忠恕之道,落實三綱無常、五倫八德,在家作孝子賢孫,工作中盡職盡責,心行造作不違反禮教,則不愧為賢人君子。更能樂善好施,立身行道,宣揚圣賢之理,則今生成就完美之人生,將來還可以安享大同之幸福。故可以說儒教乃是先天至善之教育,人人需要此理,教教皆需依此而修。可見儒教乃是根本之教,萬世開太平之綱紀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相關熱詞:

    熱門關鍵詞
    金剛長壽功
    道教資訊 道教醫學 武當特產 養生知識 武當文化 武當影像 武當旅游 武當功夫

    国产黑丝一区二区,成年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高清,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理论片久久电影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 麻豆国产福利91在线| 欧美一级片在线|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 色135综合网|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美三级91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 国产一区免费视频|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 乳揉みま痴汉电车动漫中文字幕| jizz大全欧美| 最新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0| 高岭家の二轮花未增删|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变态调教视频国产九色|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张瑶赵敏大学丝袜1-10|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窝窝人体色www| 夜夜橹橹网站夜夜橹橹|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怡红院国产免费| 日韩欧美亚洲天堂| 国产FREEXXXX性麻豆| 一个色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 特黄特黄aaaa级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