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7 瀏覽次數:次
老子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ne)。躁勝寒,靜勝熱,清凈為天下正。
老子說:最完滿的東西好像有欠缺一樣,但它的作用與影響是不會衰竭的;最充盈的東西好像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正直的東西好像彎曲一樣,做事越有智慧,越顯的笨拙。最好的口才不是滔滔不絕而是顯的有點木訥一樣。疾動可以御寒,安靜可以耐熱。清凈無為可以使天下太平。
形式的完滿就會暴露內在的不足,真正有學問的人反而更謙虛好學,他的智慧就不會窮盡。因為越有智慧的人做事越會審時度勢不斷進步,而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人才會指手劃腳,讓別人感覺他很聰明,實際上是自取其辱。
這篇老子想告訴我們的是,做人要注重內在的修為。一個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在內心的修煉。一個人內心世界要平穩清凈,用現代話說就是情緒要穩定。關于情商《大學》中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定,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能夠適可而止,然后意志才有定力;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情緒平穩;情緒平穩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一個不注重內在修為的人,遇事就會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就會很難成事。所以我們必須具備“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細”的修養。心思沉穩膽大心細才能有所成就。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論道教“得道成仙”的意蘊
下一篇:善惡有報 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