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君子三戒”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7 瀏覽次數:次
《論語·季氏》載,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孔子智慧地指出了人生三個不同年齡段上之慎“戒”。
“少年戒色”
年少之時,血氣還未成熟,應該力戒色欲。年少腎氣未充,骨髓未滿,正是長身體、長智慧的關鍵時期,如果不謹而縱欲,則就像在砍伐生命之樹,或戕害了身體,或敗毀了德行,也耽誤了大好時光,會使你一輩子一事無成。色不僅是指色情,也包括一切人間的誘惑。
“壯年戒斗”
這個斗的問題也很大,不止是指打架而已,一切鬧意氣的競爭都是斗。三十以后的壯年時期,血氣方剛,容易為情、為名、為利、為面子、為女人(或男人)而與別人發生爭斗,這種爭斗大部分是情緒化的,不是理智的,應該力戒這種爭斗。如果剛勇斗狠,則或一朝之忿而死于非命,或甚至弄刀動槍而禍及社會。
“老年戒得”
年老之時,血氣已衰,在這個階段,人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正確對待得與失。因為人一生的輝煌階段已慢慢過去,人不能總活在過去的輝煌中,應平淡對待利益得失,快樂生活,頤養天年。許多人年輕時仗義疏財,到了老年一毛錢都舍不得花,事業更舍不得放手,孜孜圖利,結果往往晚節不保,人生的句號沒有最后圈好,還喪失了自己一生的作為,輸光在終點上。
人生能把這些道理看得開,自己能夠體會得到,就蠻舒服,否則到了晚景,自己精神沒有安排,是很痛苦的,所以孔子這個“人生三戒”很值得我們去實踐。
問題在于,怎么戒?朱熹《論語集注》引范氏的話說:“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的是血氣;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的是志氣。君子養其志氣,故不為血氣所動。”這實際上也就是孟子所說的“持其志,無暴其氣。” (《孟子·公孫丑上》)用志氣去控制血氣。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用理性的韁繩去約束那情感和欲望的野馬,達到中和調適。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