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出自《道德經》的日常用語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7 瀏覽次數:次
我們如今的很多日常用語都出自《詩經》。但當我們研讀老子的《道德經》時就會發現,同樣我們有相當的日常用詞和成語出自《道德經》以下為大家粗略舉幾例,可能有不少遺漏;望諸位道友補充!
1、天長地久——出自《道德經》第七章原文: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2、受寵若驚——出自《道德經》第十三章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3、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出自《道德經》第十四章原文: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4、深不可識(深不可測)——出自《道德經》第十五章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5、見素抱樸——出自《道德經》第十九章原文: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6、自知之明——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三章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7、大器晚成——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原文: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8、以德報怨——出自《道德經》六十三章原文: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儒家說的是【以直報怨】,孔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而老子的【報怨以德】更符合【以德報怨】的思想。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道德經》六十四章原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
10、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出自《道德經》七十三章原文: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11、老死不相往來——出自《道德經》百八十章原文: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2、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由以上例子可見,《道德經》不僅是一部道家圣典和哲學著作,他的影響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只有五千言,卻是一部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經典巨著!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