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 青羊宮八卦亭前的道教圣樹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6 瀏覽次數:次
青羊宮是四川地區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道教宮觀,青羊宮里面有個八卦亭。八卦亭重建于清同治十二年至光緒八年(1873—1882年),亭高約20米、寬約17米,占地面積近300平方米,是青羊宮保存最完整、造型最華貴的建筑。八卦亭前栽培了一片紫薇樹。八卦亭前肯定不會無緣無故栽上一片紫薇樹,其間的密切關聯,相信許多成都人都會感到陌生。
仔細考察紫薇樹的文化歷史,會發現紫薇樹其實是道教的圣樹。在道教神仙譜系中,最高的神為“三清”。“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住的三處勝境:玉清圣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合稱三清境;又指分別居住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靈寶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三清有四位輔佐的天神,地位僅次于“三清”,分別是:玉皇大帝、北極紫微大帝、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祗。四御之首為玉皇大帝,其次為北極紫微大帝。北極紫微大帝位居天的中央,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及四時節氣等自然現象,在中國古代民間極受崇拜。
傳說紫薇花是北極紫微大帝的化身,能避邪,北極紫微大帝手中執有一枝紫薇花。道教認為紫薇花為天上紫微星下凡,故紫薇花被道教尊為圣樹。
民間修建新房,對聯中往往有“豎柱喜逢黃道日,上梁正遇紫薇星”的頌詞。所以在著名道觀青羊宮的八卦亭前栽上一片紫薇樹是有充分道理的。
·植物檔案·
紫薇
紫薇,別名:癢癢花、癢癢樹、百日紅、無皮樹等等,拉丁文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 千屈菜科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紫薇樹姿優美,樹干光滑潔凈,花色艷麗;開花時正當夏秋少花季節,花期長,故有“百日紅”之稱,又有“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的贊語,是觀花、觀干、觀根的盆景良材;根、皮、葉、花皆可入藥。
紫薇有三大特色
一是花色正。紫薇歷來是我國觀賞價值很高的名花之一,在中國傳統里,紫色是祥瑞之色,為富貴之色。如北京故宮又稱為“紫禁城”,亦有所謂“紫氣東來”表示祥瑞的意思。唐人以紫色為最高級之色,故稱此花為紫薇。
二是紫薇是一種適應性強的長壽樹種。紫薇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史,在都江堰的離堆公園有一個紫薇屏風,是“鎮園三寶”之一,又是“樁頭六寶”之一,紫薇屏風由紫薇、銀薇和翠薇三種數株紫薇密植和蟠扎而成,代表了川派盆景蟠扎技藝中平面蟠扎的精華。這個紫薇屏風植于宋,成型于明末清初,是難得的珍品。
三是紫薇生根容易,枝條之間易相生相合。園藝家的巧手常用紫薇來蟠扎,將無數枝紫薇藤編培養成籬柵、門廊、花瓶、屏風之類。
紫薇有三趣
一是無皮的干。世間凡樹皆有皮,獨紫薇樹干無表皮呵護。年輕的紫薇樹干,年年生表皮,年年脫落,表皮脫落以后,樹干顯得新鮮而光滑。
二是怕癢。“紫薇花開百日紅,輕撫枝干全樹動。”紫薇自古有怕癢樹之稱。用手輕撓樹干,葉片和花朵就會微微抖動,好像很“怕癢”的樣子,實則是因為紫薇的枝條纖細柔軟,所以便會花枝亂顫。
三是花期長。“誰道花紅無百日?紫薇常放半年紅。”俗語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可紫薇花卻獨立不群,從七月至十月花開不斷,因此,紫薇花又有“百日紅”或“滿堂紅”的雅稱。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