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能否回歸純真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6 瀏覽次數:次
昔時同窗共讀,今日海角天涯。久別重逢,一朝相聚,是一件令人快意的事情。然而,有時未必盡然。最近陜西一位公務員吐槽:畢業近十年,“睡在上鋪的兄弟”已是金融街新秀,自己送上其當年最愛的菠蘿卻遭“嫌棄”,宴請也被搶單,這讓自己很受傷,遂萌生辭職的想法。看罷新聞,感慨萬千。
陜西這位公務員的所遇所感,只是一個縮影。君不見,多少同學聚會是吃吃喝喝、哄哄笑笑,搞得有點累;談得大多是位子、票子、房子,感覺有點俗;追求的無非是聚人脈、拉關系,變得有點濫……小權在握、事業小成的自然春風得意,境遇坎坷、生活落魄的不免惆悵滿懷。一場同學聚會,追尋當年記憶的不多,相互攀比的不少;共勉理想抱負的不多,夸耀虛榮的不少;增進情感的不多,平添愁緒的不少。于是,有人苦嘆:“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更有人呼喚:同學聚會能否單純些,同窗情誼能否純真些?
感嘆同學聚會的走味變調,不禁想到兩則古代交友故事。一個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和嚴光的故事,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平民,相聚之時仍然能相禮相敬、歡若平生,成就千古佳話。另一個是張耳與陳余的故事,兩人年輕時志同道合,結為刎頸之交,后來因為利益爭端而成了生死冤家,淪為天下笑柄。前者的可貴在于,認為同學之情是純粹的,不因彼此身份、地位或高或低而或增或減;后者的失敗則在于,夾雜了太多利益考量,經不起考驗、不堪一擊。正反對照、前后對比,似乎可以對今天的同學、朋友交往有所啟發。
攀援比附,容易失落;恬靜淡然,方能超然。試想,如果劉秀沾沾自喜、進而自我夸耀,或者嚴光自慚“卑微”、進而阿諛逢迎,兩人的交友佳話就不可能出現。這啟示人們,對位子、票子、房子之類,不妨看淡些、想開些。如今社會,很多差別的存在實屬正常,如收入高低,往往是因為職業不同,并不反映能力的高下,更不能代表身份的“貴賤”。一心攀比,比了位子比票子,比了票子比房子,不僅會讓情感交流變成名利競賽,更會讓自己從此奔走于名
利之場、追逐于勢利之途,自然很難超然灑脫。
沒有感情,不能長久;衡以利益,終將離散。友情最可貴之處,就在于它的純粹真摯;一旦羼雜太多雜質特別是利益糾葛,這份純真往往蕩然無存,甚至所謂的友情會淪為交易。不妨看看,因為利益而走到一塊的“勢利之交”,有幾個能夠善終?結果無非“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甚至淪為像張耳陳余之交那樣的可悲結局。這,應該成為同學、朋友之間交往、交流的借鑒。“君子交往,不求相互比附,唯求相砥以道,相印以心。”同學、朋友之間的交往不僅僅是交流感情,還當有更高的追求。“相砥以道”就是相互規勸砥礪,追求遠大理想、實現人生抱負;“相印以心”,就是惺惺相惜、純真無邪。這,就是古人所稱美的“相尚以道”,實是朋友之道的真諦。
同學聚會、朋友交往,折射世態人情,關乎社會風氣,不能不察、不可不正。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