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如山(八)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布日期:2016-08-15 瀏覽次數:次
惠道長看出新四軍的部隊確實與眾不同。新四軍穿著灰色土布軍服和草鞋,沒帶任何符號,這些戰士久經風吹雨打,他們行動敏捷,象全世界的山林英雄一樣邁著大步。他們邊走,邊喊口號或唱歌,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他打心眼里喜歡這群兵娃娃。不過,山下的百姓對這支隊伍還不認同。或許老百姓被搞怕了,一見穿軍服的人,不管來自何方,就產生排斥心理,認為是當兵的使他們遭得殃。那時候軍民之間經常發生這樣的摩擦:中國士兵打仗打得筋疲力盡,進村饑腸轆轆,老百姓趕緊對他們關上大門,因為糧食少啊,不是士兵挨餓,就是他們自己餓死。在那個年頭,百姓想安穩地過日子都難。
新四軍剛剛駐進茅山時,百姓依舊四處躲避,像見到了瘟神一樣。后來發現,這支隊伍并不揮舞著武器向他們索要食品、住房、勞役,新四軍想要日需品,總是先派一個不帶武器的代表去同群眾商談,需要某樣東西會付錢,而且是言必行,行必果,非常尊重老百姓。新四軍還訂了很多準則與規定,三條基本守則中的第1條是:“抗戰到底,絕不投降,絕不妥協。”第2條是:“服從命令”。第3條是:“新四軍的所有戰士必須像愛護自己一樣愛護人民,尊重他們的利益和風俗習慣。”這點還特別補充說明,“離開老鄉家時,把用作鋪板的門放回原地,收拾好各種東西,把墊鋪的草捆好,送還原主”。
新四軍教育每個戰士了解抗日的目的,決不能忘記為人民而戰的宗旨。他們用現身說法感動老百姓,久而久之,大伙相信了,新四軍真是為人民來作戰的。他們不厭其煩地教百姓自衛,宣傳政治思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心也是。當群眾自發地給新四軍送來豬、羊、雞等慰勞品時,竟遭遇謝絕,這是老百姓料想不到的。不僅軍隊吃東西自己出錢買,陳司令員還請農民吃飯,讓他們給隊部的行為提意見。陳毅親口對老百姓說:“你們不要怕,你們現在是主人,新四軍會對你們負責的……”這是山腳下的百姓做夢也想不到的。
眼下世道太混亂,日本人明著倡狂,國民黨暗地勾結,還有魚肉鄉民橫行霸道的土匪惡霸,惠道長想起來就覺得可氣。如果不是為了道脈的傳承,他早就脫下道袍換軍裝了。上次聽許維新說,日本的飛機經句容去轟炸南京,被從句容飛機場起飛的飛機半路上攔截。那天縣城方向半邊天都打紅了,公路上不再向南過部隊,南邊的部隊往回撤了。撤下來的部隊松松松垮垮的,有的一長溜,有的三五成群,一個個哭喪著臉,傷員們哭爹喊娘。一想到這些,惠道長就擔心,他怕血氣方剛的許維新一不留神站錯了隊腳,遂三番五次向陳毅舉薦他加入新四軍。
那些從前線撤下來的敗兵一個個都紅了眼,見哪家有青壯年拉了就走,逼他們為他們挑東西、抬傷兵。見著值錢的東西搶了就走,姑娘媳婦像避瘟神一樣躲進了山,離公路三五里路的村莊還算安穩。不過,這安穩很快就被打破了,隨著國民黨數十萬大軍撤退的腳步,日本人從三個方向向句容逼來:一路沿丹句路西犯;一路沿溧武路而進,他們在距句容城20里外的天王寺站住了腳,修起了據點;一路沿滬寧鐵路經句容的橋頭、下蜀、龍潭向南京開進,他們見男人就殺,見女人就奸,連老人和孩子也不放過。手無寸鐵的莊戶人四處“跑反”,人心惶惶。
(未完待續)
作者單位:句容市道教協會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