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談:“學力”就是創造力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22 瀏覽次數:次
新的時代,應該以自我學習、不斷創新作為新的使命
不久前,李嘉誠基金會出巨資推動成立了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87歲的李嘉誠在奠基儀式上說:“創新力是無法模壓的。”希望大家能夠“讓今天成為明天奇跡的開始”。
作為亞洲富商,李嘉誠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他的奇跡是如何開始的呢?曾經有外商問過李嘉誠類似的問題,李嘉誠的回答是:“靠學習,不斷地學習。”
酷愛學習的李嘉誠有著動人的讀書故事。早在青年打工期間,他就堅持“搶學”。事業有成之后,他又聘私人教師求學,每天早晨7:30上課之后再上班。每天晚睡前更是他自學的時間,因為讀書太入迷,一不小心會到凌晨,他常常上好鬧鐘,不是提醒自己起床,而是提醒自己睡覺。
所以李嘉誠說,在知識經濟的時代里,如果你有資金,但缺乏知識,沒有最新訊息,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拼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并且很有可能達到成功。現在跟數十年前相比,知識和資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其實,不僅經商需要學習,三百六十行,每一個職業都離不開學習。學習本來就是人類最重要的使命和特征。在人類的早期,教育與學習幾乎是同一個概念。那時沒有專門的教導和哺育,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一邊行動著,一邊向前輩學習行動所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即使是有了專門的教育機構以后,學習仍然是教育最重要的內容,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以及衡量教育成敗的重要標準,就是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的興趣、能力和習慣。
在未來的社會,“學力”將比學歷更重要。學歷只證明著過去,“學力”才意味著未來。如果我們不能夠成為一個善于學習的人,我們將會被時代淘汰。幸運的是,時代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無論是網絡上的慕課學習,還是傳統的閱讀自學,甚至許多正規大學也開設了網絡課程,學習之后可以積累學分……總而言之, 一個真正有志于學習的人,肯定能夠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之路,從而走上一條風景最美好的人生之路。
現在國家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但真正的創造、真正的創業創新,絕不是空穴來風,不是拍拍腦袋想幾個新鮮詞、毛毛糙糙開幾家公司就能實現的,而是要廣泛汲取前人的智慧,審時度勢應對今天的挑戰。沒有良好的學習,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創造;沒有豐沛的“學力”,就不可能有蓬勃的創造力。
我們已經翻開了2016的年歷。其實,來到我們面前的,不是新的一年,而是新的時代。在這個新時代里,我們應該以自我學習、不斷創新作為新的使命。智慧就是生產力,“學力”就是創造力。讓我們一起學習吧,不斷探尋新知,以不斷的學習創造我們生命的奇跡!
(作者為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