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毛澤東詞《采桑子·重陽》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20 瀏覽次數:次
今年重陽節期間,重讀毛澤東“采桑子·重陽”詞,心緒起伏,感慨萬千。自己熟讀毛澤東這首詞己有五十多年,五十年來,可以說常讀常新,愈讀愈深,它像一座燈塔,指引我們看人生、看世界,看通透、看達觀……
毛澤東的原詞是: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毛澤東這首詞作于1929年,第一個讀者應該是陳毅元帥,而這首詞的書法則是進城以后的大草力作。當年,毛澤東在閩西征戰途中,恰逢重陽佳節,觸景生情,因成此詞。它的字面意義不難理解,它的思想深度應當說在古往今來詠重陽詞中,獨步詞壇,無古無今,無往無來。
“悲秋”,歷來是中國古典詞賦的傳統主題。前人以“九九重陽”為題材的詩章詞作,借凄清、蕭瑟的秋色景狀寄托怨情、興發別緒,少有無一“悲”字者。而毛澤東的這首詞卻盡脫古人悲秋窠臼,一掃衰頹蕭瑟的壓抑氣氛,描寫了重陽秋日的戰地風光,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達觀態度,可以說是古今重陽詞壇中的開宗立派之作,極盡的反映了毛澤東的性格特征、曠達情懷、樂觀精神和堅強意志。須知,當時,毛澤東剛在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上落選前敵委員會書記一職,離開了部隊,到上杭指導地方工作,并險些死于瘧疾;直到11月26日,才在由周恩來主持的上海中央的“九月來信”支持下恢復了職務。在這樣的背景下,這首詞能夠天空海闊、氣度恢宏、超拔豪邁,令人慨嘆。其中以極富哲理的“人生易老天難老”開篇,起勢突兀,超凡脫俗,起點就拉下其他詞人一百米,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境界?毛澤東的這首詞由于沒有標明具體日期,也有人認為是作于大病初愈后的職務尚未恢復期,若此,那就更是將各路詞人擋在了門外。這里,“人生易老”,韶光易逝;而唯其易逝,更需時不我待。“天難老”則是將宇宙人格化,將宇宙還原為人,使宇宙與人產生可比性。人與宇宙相比,“人生易老”而“天難老”,但這“易老”和“難老”之間如何對待?這二者之間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又如何處理其中的對立統一?作者從宇宙、人生情理并茂的認知高度,瀟灑地揭示了人與自然的辯證法,因而具有極強的哲理啟示。如果把這句同后面句子聯系起來,更會發現其中的深刻寓意和“別有洞天”……
下句“歲歲重陽”,承首句而來,既是“天難老”的進一步引申,又言及時令,點題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今又重陽”是“歲歲重陽”的遞進反復,年年都有重陽節,如今又逢重陽,則是別有一番風景——“戰地黃花分外香”。這“黃花”,經過硝煙炮火的洗禮,依然在秋風寒霜中綻黃吐香。“分外香”三字寫出毛澤東此時此刻的大情懷:黃花因勝利而顯得異常之美,她的芳香也遠勝于往。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的詞境,顯示了毛澤東詞人兼戰士的豪邁曠放的情懷。特別是同起句“人生易老天難老”相呼應,如果說起句揭示了宇宙的無限與人生的有限,那么“戰地黃花分外香”及至下半闋的“勝似春光”,就是抒發了要在物質的有限中追求精神無限的大境界、大情懷,這實則是一種大無限。
下片承“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的意脈,寫憑高遠眺,將詞的意境向更深更闊處開拓。“一年一度秋風勁”,這個“勁”字,力度極強,寫出秋風摧枯拉朽之勢,筆觸雄悍,極有剛健勁道之美。詞人的感情、戰士的氣質,決定了他的審美選擇:“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這滿山霜霞,盡染層林,戰地黃花,一望無際,無限美景,鋪向天邊,這種眼中大寫意,胸中百萬兵,正是“勝似春光”的神來之筆,而這一個“萬”字,更將詞境推向頂峰……其實細數毛澤東的詩詞,大概“萬”字的比例是用的最高的,萬山紅遍、萬里雪飄、萬類霜天競自由、萬木霜天紅爛漫、萬水千山只等閑、萬花紛謝一時稀、萬方樂奏有于闐、萬戶蕭疏鬼唱歌、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十萬工農下吉安、二十萬軍重入贛、百萬雄師過大江、敵軍圍困萬千重、糞土當年萬戶侯、坐地日行八萬里、玉宇澄清萬里埃、飛起玉龍千百萬、紅霞萬朵百重衣、鯤鵬展翅九萬里、一萬年太久、屈指行程二萬、萬里長江橫渡、萬馬戰猶酣……可以說信手拈來,恰到好處。筆者偶爾也寫詩填詞,深知這個“萬”字可不是那么好寫的……
毛澤東的這首詞,營造了一個恢宏開闊的藝術境界,他從大處著眼,從人生感悟落筆,擺脫了個人的榮辱得失,站在歷史的、宇宙的、人類的高度抒發了作者的壯志豪情;他的這首詞用大草書法揮就,更使詞境錦上添花。
(作者為中國光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