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中國文化精髓——記伊朗著名漢學家巴赫提亞爾教授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19 瀏覽次數:次
2015年8月14日晚,享譽中國伊朗學和伊朗漢學界的著名學者、德黑蘭大學教授巴赫提亞爾先生與世長辭。當時中國愛樂樂團與伊朗國家交響樂團正在德黑蘭同臺表演。中國音樂家們演奏的“新大陸交響曲”不僅暗喻中伊友好踏上新征程,恰巧也為巴赫提亞爾——一位為中伊人文交流做出重大貢獻者送行。
上世紀90年代,受伊朗政府委派,巴赫提亞爾赴北京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自那時起,他便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此后20多年間,他始終致力于挖掘、研究中伊兩國友好交往的歷史文獻,鼓勵、推動中國專家和學者將這類歷史文獻和資料翻譯成波斯文或中文,填補了伊朗漢學和中國伊朗學研究的一個又一個空白。他以斐然的成就贏得了伊朗杰出漢學家和中國伊朗學家的稱號。
巴赫提亞爾是德黑蘭大學文學院學術委員會成員,他教授波斯語言文學并深得學生們喜愛。此外,他還是伊朗書法和繪畫作品鑒定家。盡管他在德黑蘭大學以嚴格出名,但學生們還是喜歡選他的課,因為他的課程教學內容豐富,尤其擅長把中國文化元素引入課堂。他給學生們介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中國古代著名詩人,誦讀他們的詩詞并將其與伊朗著名的詩人薩迪、哈菲茲等的詩風進行比對。他以風趣的語言和廣博的知識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習俗,傳播中國文化精髓,以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軼事和其在中伊兩國文化交融中產生的作用激發學生們探索、研究的激情。
巴赫提亞爾在北大任教時,我聽過他的講座,在德黑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也選修過他的課。2003年初,我開始為寫博士論文做準備。在他的指導下,我選擇了17世紀伊朗著名畫家穆罕默德·扎芒翻譯的《中國記》手抄本來進行研讀。更幸運的是,他愿意擔任我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于是,一遇到困難,我就去請教他,他從不吝惜時間為我答疑解惑,逐字逐句地審閱論文并與我討論。在我順利完成博士論文答辯后,他又把我的論文推薦給伊朗古籍出版社。2008年,我的博士論文《利瑪竇〈中國紀〉波斯文本研究》在伊朗出版發行。次年,該書榮獲“第九屆伊朗國家手抄本保護者獎”。我有幸成為該獎項設立以來第一位獲獎的中國人,這首先歸功于巴赫提亞爾教授的悉心指導和嚴格要求。
近年來,像巴赫提亞爾教授那樣通過文章、學術會議和采訪等各種途徑讓伊朗民眾了解中國的伊朗專家學者越來越多,伊朗民眾對中國走改革開放道路和實現快速發展表示贊賞和羨慕,并希望伊朗政府能夠借鑒中國的經驗。同時,他們希望讀到更多介紹中國的波斯語書籍。
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伊朗高層的積極響應,但如何使強烈渴望發展的伊朗民眾相信中國倡議能夠給他們帶來諸多益處還有不少工作要做,這涉及民心相通的問題。伊朗是在古代“絲綢之路”上作出過卓越貢獻的國家,“以文化先行帶動民心相通”是非常好的選擇。伊朗民眾對中伊國家交響樂團聯合演出表現出的熱情讓我們看到中國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軟實力。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