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之吾身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15 瀏覽次數:次
中國哲學之吾身。博聚國學網了解到相對于西方哲學的意識性而言,中國哲學的本質是在對身體的發現和對生命本身的超越中前行。基于身體生命本身慎終追遠的體驗,使得中國人對個體的茍活、持存和度日等生命狀態保持了強烈的人生超越觀念。
“即身而道在”,“敬身為大”和“即身成佛”,是中國哲學獨情于身體的三種觀念,前者是道家哲學將人的身體置于宇宙自然,深切洞見道體現在人自身的身體之中,而人應該時常處于“憂患意識”狀態。“敬身為大”是儒家以“周禮”為發端.視身體為社會人道和宇宙天道齊一至尊的倫理精神,正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而“即身成佛”則是佛教對身體的無上尊崇的觀念,所發出的對生命本身剎那即永恒的內在超越。
由宗教和文化所樹立的身體性神學崇高信念,以及恪守身與遭合一及循環往復的永恒運動軌跡,促使中國文化脈絡始終沿著致力干“立身行道”、“躬行其道”的生命踐行模式而執守著。當代哲學家張再林先生將中國哲學史稱為是一部從身體的挺立到身體的退隱.再到身體的回歸這一反復其道的歷史。儒家的躬行其道是以仁、義、禮、智、信踐行天下的男性化身體來擔當責任,崇尚陽剛和上進的身體美感。道家以萬物負陰而抱陽。“以我觀身”等明哲保身的學說來行游天下,尚陰柔、靜守.體現出陰性思維的女性化氣質。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曲阜:復興儒學
下一篇:2014魯迅文化論壇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