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苦得樂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8 瀏覽次數:次
一心念起浪千重,
丹功筑基為從容.
培德理應去忘我,
修道更須情味濃,
理藏玄機靠自悟,
任其和光兩般同.
靜中能獲萬種樂,
苦也守恒自離苦.
天下男子視為父.
人間女子如慈母.
蓮花出自污泥來,
為何埋沒造化功?
人心煙波浩瀚,心靈之舟往往擱淺,心乃神,佛乃心,百日筑基,坐禪守靜,無非棲守平常心,惟有平常心為人處事最從容。
培德是受人尊敬的源頭,受人尊敬必須忘我。常常無緣大慈,天德無非忘我。修道更要有人情味,要有人情味就必須愛人。處處同體大悲,天道無非愛人.
生命中的玄機,宇宙的奧妙,唯有自己去感悟,今天看見的文字還是我的,明天聽到的理論還是他的,而此時的感悟卻是你的,把看見的都忘記,把聽到的都遺忘,把此時的感觸永留心田,這就是心燈的源泉。
難易相成,高低相傾,前后相隨,禍福相倚,花兒的艷麗給常人帶來的往往是歡喜,而他卻忘了明天它會隨著自然規律而凋零,鮮花的枯萎給世人帶來的是凄美和失意,而他往往忘記了今天的枯萎孕育著明天種子的成熟,來年落入土壤,會發芽,生根,吐綠,含苞欲放,再次完成它的生命的輪回。我們為何不能遵循自然的規律性,和其光,同其塵呢?
人生很多的感悟,來源于上天給予災難讓你被動停歇下來,或是參禪打坐主動的去運行于日月,每一個人頭頂都有一塊藍天,當災難來臨,你在被動的靜中也會感悟到很多平時無暇顧及的感受,為何不自救呢!人不自救,上天無救,人必奮之,上天福予之。
沒有苦難的人生,是淡薄的人生,如同一杯白開水,能在苦中都能守恒如初的,上天會拉他出苦海,今天的鮮花,掌聲,是昨日的屈辱,忍耐,高遠的志向所換取的,我們又怎能接納掌聲而拒絕屈辱呢?今天的屈辱,不得志,是昨天的無知與懈怠而衍生的,我們又怎么能拒絕因我們的無知與無志而得到的苦果呢?
天下的男女本無分別,是我們在心里給他們歸了類,當你走在街頭,漫步茫茫人海,以一種天下男人似我父,天下女子似我母的心態去接事待人,你就會覺得乞丐的苦,他人的累都是你的切膚之痛,一個陌生人的微笑,一個陌生人的快樂都是你開心的理由,那么社會是你的社會,國家你是主人,人海中都有你的親人,你是天底下最富足的人。
蓮花雖美,污泥中來,雪蓮的珍貴,來自千尺絕壁。修行人的智慧,來源于他們對很多常人不愿放棄的東西毅然的舍棄和放下分別與執著之心,誰在賞蓮之時想到過污泥濁水對它的造化之功?不是紅塵對我們沾染,而是我們的分別心時刻在沾染世間萬物啊!
這就是我們不開心快樂的根源啊!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