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為善最樂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5 瀏覽次數:次
常能為善似仙家,
尊道培德除浮華。
天地萬物養性命,
終與圣賢兩不差。
自古以來許多世家,多是積德行善之人;天地下能成就第一人品的還是讀書,讀書即使未能成就功業,但總會讓自己人格高雅;為善修德之人多是不期望回報的,所以多能夢穩心安。
為善最樂,讀書便佳。聰明用于正道,越聰明越好,知識功底成就他的夢想;聰明如果用于邪路,越聰明就越糟糕,知識功底幫他越走越偏。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觀天地生物氣象,學圣賢克己工夫。下手處是自強不息,成就處是至誠無息。
以圣賢之道教人易,以圣賢之道治己難;以圣賢之道出口易,以圣賢之道躬行難;以圣賢之道奮始易,以圣賢之道克終難。
在古人之后,議古人之失易;處古人之位,為古人之事則難。古之學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多以悅人。
古之君子,病其無能也,學之;今之君子,恥其無能也,諱之。眼界要闊,遍歷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讀五經諸史。
先讀經后讀史,則論事不謬于圣賢;既讀史復讀經,則觀書不徒為章句。讀經傳則根底厚,看史鑒則議論偉;觀云物則眼界寬,去私欲則胸懷凈。一庭之內,自有至樂;六經之外,別無奇書。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平衡是人生的大智慧
下一篇:坦然面對人世間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