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打工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8-05-23 瀏覽次數:次
女兒從小長到大,我們作為父母寧肯自己生活上節省點,也要盡量讓她少受苦。自從上大學后,我們每月給她四百元生活費,物價上漲后,又多擠出一百元給她。女兒把這一切看成是天經地義,有時還攀比,說有的同學一個月就有三千多元的生活費。妻子叫她與那些來自農村的同學比,他們不僅不要家長的錢,還在假期打工自己掙學費呢!女兒對此不置可否,不屑一顧。 今年,學生剛放暑假,女兒突然對我們說,她已跟同寢室的曉雯約好,打工去。打什么工?怎么打?我讓她談談想法。我有幾個朋友能幫得上忙,譬如,在超市里做事,收入還可以。或者去做短期培訓老師,人辛苦點,但 “進項”不少。女兒搖頭,說曉雯有辦法。于是,她倆就沿街找,就想打一份收入 “不菲”又能受苦的工來磨練自己。 幾天下來,兩個小姑娘最后看中了一家做 “土家菜”的餐館,那兒生意好得不得了,大量缺工。經過簡單的面試,女兒長相好些,主管讓她上菜;曉雯動作麻利,腦子活,又有“文化”,讓她協助采購,打理后廚。 起初女兒以為上菜簡單,按每桌訂下的單子端上去即可。可真正做起來,腦子好像不夠用了,別人連跑帶走,同時能照看七八桌,女兒二三桌還顧不過來。就餐高峰時,還把菜上錯了。如果同時有顧客催,更是顯得手忙腳亂。而在這其中,曉雯以前經常幫家里干活,買東西、擇菜等雜活對她來說是 “小菜一碟”。她適應能力強,與餐館里的打工妹有很多共同語言,混得很熟。一個月下來,女兒業績一般,只發了基本工資,還扣下了損壞公物費。曉雯則拿了突出表現獎,經理和同事表示舍不得她走。以后畢業了,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歡迎她來當領班。 兩者相比,對女兒的刺激很大,顯然這是城里泡在蜜罐里孩子成長的結果,女兒從中看到了差距。看到女兒思想上發生了這些驚人的變化,我們頓感欣慰,這工打得值。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