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當前位置:主頁 > 武當文化 > 道教人物 >

    明代道士周思得與靈官法[明清時期]
    欄目分類:道教人物   發(fā)布日期:2017-06-23   瀏覽次數(shù):

      明代道士周思得歷事成、仁、宣、英、景五朝,住持京師著名的顯靈宮、朝天宮,為一代頗受優(yōu)寵的道教名流。周思得以顯揚靈官法知名于世,其編撰《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為弘揚靈寶齋法的巨帙科書。周思得是明代道教史上有貢獻的道士,本文特對周思得及其靈官法作如下討論。

      一、周思得的生平事跡

      周思得(1359-1451年),浙江錢塘人,字養(yǎng)真,別字素庵,又曾署名思德。周思得生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十八日,早年師從杭州宗陽宮提點月庵丘公學道,其師洪武初曾任杭州府道紀司都紀。后來拜訪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學道,得龍虎山正一派道法的傳授。周思得精習靈寶度人之旨,行持五雷火府之法,以顯揚宋元道教新出的靈官法,奠定了他在明代道教史上的地位。明張岱《夜航船》卷十四《弘道真人》條說周思得:

      得靈官法,先知禍福。文皇帝北征,召扈從,數(shù)試之不爽。號弘道真人。先是,上獲靈官藤像于東海,朝夕崇禮,所征必載以行;及金川河,舁不可動,就思得秘問之。曰:“上帝有界,止此也。”已而,果有榆川之役。①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四《顯靈宮》條載:“永樂中,道士周思得行靈官法,知禍福先,文皇帝數(shù)試之,無爽也。至招弭祓除,神鬼示魅,逆時雨,?災(zāi)兵,遠罪疾,維影響,乃命祀王靈官神于宮城西。世傳靈官藤像,文皇獲之東海,崇禮朝夕,對如賓客,所征必載。”②周思得扈從明成祖北征,以靈官法預知禍福獲得成祖崇信。于是明成祖命在京師建天將廟,供奉顯示靈應(yīng)的王靈官藤像。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卷二十一說:“皇明永樂間,道士周思得者,仁和人,操行雅潔,精五雷法。成祖聞其名,召試稱旨,建天將廟居之。”③明倪岳《青溪漫稿》卷十一說:

      國朝永樂中,有杭州道士周思得以靈官之法顯于京師,附體降神,禱之有應(yīng),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將廟及祖師殿。④

      天將廟居于紫禁城附近的位置,顯示明成祖對靈官法的重視。據(jù)習經(jīng)撰《故履和養(yǎng)素崇教高士管道錄司兼朝天宮大德觀住持周思得墓志銘》,天將廟初建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天將廟供祀玉樞火府天將,即道教新出護法神王靈官,祖師殿奉祀王靈官受法祖師薩守堅。明宣宗宣德年間(1426-1435年)敕改廟額為大德觀。大德觀具有皇家內(nèi)道場的性質(zhì),專門為明代皇帝的禱祀服務(wù),因此明徐有貞《贈太常博士顧惟謹序》說:“大德之祠,國之秘祠也。永樂中,今高士周君思德,始以道術(shù)幸上,興祠事”。⑤

      明宣宗封薩真人為崇恩真君,王靈官為隆恩真君,二真君成為靈官法的象征。大德觀國之秘祠的顯赫地位,是周思得顯揚靈官法的結(jié)果。大德觀的規(guī)格高于京師一般宮觀,且隨靈官法的風行而擴大規(guī)模。明楊震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后序》說大德觀:“規(guī)模宏大,像設(shè)尊嚴,金碧輝映,儼若清都紫府,實為京師之偉觀也。”⑥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年),大德觀經(jīng)擴建并改名為顯靈宮。清于敏中、英廉等撰《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五十,考證大德顯靈宮的興建說:“成化中,更拓其制,又建彌羅閣。嘉靖中復建昊極通明殿,東輔薩君殿,曰昭德;西弼王帥殿,曰保真”。⑦明沈榜《宛署雜記》卷十九載顯靈宮:“在鳴玉坊,成化十八年建。”⑧可知大德觀改為顯靈宮,是在明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而彌羅閣、昊極通明殿的興建,顯示王靈官的神格更為突出。

      顯靈宮作為京師之宏偉宮觀,在宣宗、英宗、代宗、憲宗朝成為國家齋醮之法壇。每歲萬壽圣節(jié)、正旦、冬至及二真君示現(xiàn)之辰,朝廷皆遣官赴顯靈宮祭祀。在明代崇道的社會氛圍下,顯靈宮成為文人學士訪道之去處。明代文士何景明、江暉、頓銳、余寅、李言恭、馮琦、王嘉謨、袁宏道、何宇度、魏允中、顧起元、馮有經(jīng)、朱宗吉、黎民表、尹臺、王世貞、余繼登等,皆有吟誦顯靈宮詩傳世。王嘉謨《顯靈宮》詩曰:

      琳宮星澹曉光殘,樓觀巍臨太乙壇。

      臺自凌云如動影,莖猶承露不盈盤。

      窗聞玉女簫還起,座展天書夜欲寒。

      何問黃冠能住世,達懷高肅使人難。⑨

      繼周思得之后住持顯靈宮者,史籍所載有嘉靖年間的邵元節(jié)、陶仲文等,皆為明代道教的風云人物。明代盛極一時的顯靈宮,在清代已逐漸衰落。清震鈞《天咫偶聞》卷五說:“大德顯靈宮今已廢盡。惟山門之在兵馬司胡同者,今尚巋然,而石額亡矣。”⑩震鈞此書初刻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說明至清末顯靈宮已廢圮殆盡。

      周思得作為京師之名道士,還曾主管道錄司并任朝天宮住持。明代主管全國道教的道錄司,是正六品衙門,設(shè)有左右正一,左右演法,左右至靈,左右玄義等道職,專門管理天下道教之事。道錄司隸屬禮部,其衙門就設(shè)在兩京朝天宮。明沈榜《宛署雜記》卷十九“太清觀”條說:“正統(tǒng)十二年?熏朝天宮住持周思得創(chuàng)。”⑪據(jù)明文士習經(jīng)撰《故履和養(yǎng)素崇教高士管道錄司兼朝天宮大德觀住持周思得墓志銘》,可知周思得確曾主管道錄司并住持朝天宮。朝天宮是明代京師著名宮觀,明憲宗朱見深有詩云:“禁城西北名朝天,重檐巨棟三千間”。⑫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仿南京朝天宮法式,在京師皇城西北建朝天宮,百官大朝賀習儀就在朝天宮。明李賢《明一統(tǒng)志》卷一說:“朝天宮,在府西,宣德間建。凡行慶賀禮,百官習儀于此,道錄司在焉。”⑬由于明代歷朝皇帝都尊崇道教,道教祭祀儀禮成為國家禮儀的主流,這是明代道教不同于唐宋的特點。《明史·禮志一》說:“習儀,凡祭祀,先期三日及二日,百官習儀于朝天宮。嘉靖九年,更定郊祀冬至,習儀于先期之七日及六日。”朝天宮在元代天師府基礎(chǔ)上改建而成,它既是明代道錄司所在地,也是明代國家齋醮的重要壇場。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十一月庚申,征天下道士咸至京師,在朝天宮、神樂觀、洞神宮,為國家修建金箓大齋。《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五十二說:“朝天宮本元代舊址,盛于明嘉靖時,齋醮之及無虛日。”⑭朝天宮處于明代道教中心地位,道錄司由正一派道士出任,這是明代正一道貴盛的結(jié)果。周思得就曾主壇為國建醮,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序》說:“大德觀高士周思得,遭際明朝,棟梁吾道,恭沐圣恩,屢修金箓。其壇?典儀,一依此式。”⑮

      明英宗正統(tǒng)十年(1445年),周思得以年邁懇乞還山,英宗敕于杭州城西南鳳凰山建太清觀,為周思得退居修道之所。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五月,周思得始獲準告老還山,由其徒周道寧扶持,返居杭州仁和縣玄元庵。景泰二年(1451年)八月二十四日,周思得羽化于玄元庵,享年93歲。英宗賜謚為弘道真人,元代道士吳全節(jié)、張惟一,明四十八代天師張彥?,都曾有弘道真人之號,此謚號為對高道的褒獎。

      周思得退居修道羽化的玄元庵,其門弟子后來請求擴修,擴建成的道觀改名寶極觀。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卷二十一載:“寶極觀,在報恩坊內(nèi),舊玄元庵。元延祐五年,道士章無為建。”并說周思得于“景泰初,歸老故庵。甘茹淡泊,其門人以法顯者,殆百余人。其時有異人號赤腳張,亦寓觀中,與思得友善。成化間,其徒昌道亨得寵憲宗,詔徙玄元庵于思得墓左,而改其故居為寶極觀”。⑯周思得所遇異人赤腳張,即明代著名道士張三豐。明代張三豐曾遍游多方,相傳其冬春不履,道門因此號稱赤腳張。正因有周思得際遇張三豐的傳說,寶極觀中供奉有張三豐遺像。

      周思得羽化后葬于杭州八盤嶺,此墓成為杭州道教名勝。明清杭州及浙江地方志書,皆要記述羽士周思得之墓。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卷四說:“三臺山之前,為栗山、八盤嶺、周真人墓。”并說周思得“景泰改元,懇乞還山,年九十三卒。訃聞,遣行人許箎諭祭,贈號真人,敕葬于此”。 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卷六,亦載杭州八盤嶺周思得真人墓。清乾隆《浙江通志》卷二百三十五載:“明真人周思得墓。《杭州府志》:在八盤嶺,景泰間諭葬。”⑰明永樂戊戌進士習經(jīng),應(yīng)周思得門弟子之請,撰《故履和養(yǎng)素崇教高士管道錄司兼朝天宮大德觀住持周思得墓志銘》,傳諸后世。

      周思得擅長詩文,著有《弘道集》一卷,此書有《附錄》一卷,并曾有刻本傳世。《千頃堂書目》、《百川書志》,都著錄周思得所撰《弘道集》。明嘉靖時俞憲編《盛明百家詩》,從《弘道集》中選詩數(shù)十首,題名為《周真人集》。如周思得《夢游仙詩》三首,就頗有道家韻味思致:

      云樹蒼茫月正明,座中還遇董雙成。

      玉簫吹罷桃花落,猶記霓裳譜上聲。

      玉扉雙啟爛金鋪,樓閣玲瓏湛玉壺。

      一曲霓裳看未了,又隨白鶴下玄都。

      翩翩鶴羽拂重云,仙樂嘈嘈世未聞。

      一虎借騎何處去,定應(yīng)月下訪茅君。⑲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人丁丙將此詩集及周思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序》《重刊清凈經(jīng)注解序》二篇序文,收入《武林往哲遺著》中,現(xiàn)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已將該書整理出版。

      二、靈官法與薩守堅雷法之關(guān)系

      周思得顯揚的靈官法,其道法傳統(tǒng)來自宋代道士薩守堅。明倪岳《青溪漫稿》卷十一說:“而隆恩真君,則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也。又嘗從薩真君傳授符法。”⑳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補遺》卷四《薩王二真君之始》載:

      國朝永樂間,杭州道士周思得居京師,以王靈官法降體附神。所謂靈官者,為玉樞火府天將,在宋徽宗時先從天師張繼先及林靈素等傳道法。又從師蜀人薩真君諱堅者學符術(shù)。㉑

      相傳靈官法的主神王靈官,曾師從薩守堅學符術(shù)道法。而追溯薩守堅的法術(shù)淵源,乃是張繼先、王侍宸、林靈素。薩守堅遇三人得道之事多有記載,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xù)編》卷四《薩守堅》說:

      聞江南三十代天師虛靜先生及林王二侍宸道法之高,欲求學法。……到信州,見天師投信,舉家慟哭,乃三十代天師親筆信也。信中言與林侍宸、王侍宸遇薩某,各以一法授之矣,可授以未盡之文。由是道法大顯。㉒

      明宋濂《漢天師世家序》載三十代天師張繼先與薩守堅事說:

      靖康初,上復召。時金人侵汴,行至泗州天慶觀,索紙筆寫詩,隱幾而化,葬于龜山之麓。后十六年,西河薩守堅游青城山,相遇于峽口。繼先以書一封,赤舄一只,令達嗣天師。嗣天師家大驚,使人啟龜山之窆,唯一舄存。㉓

      元虞集《靈惠沖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載王侍宸與薩守堅事說:

      又有薩守堅者,亦酷好道,見侍宸于青城山,而盡得神秘。游東南,禱祈劾治,其神怪有過于侍宸者。游江西入閩,過神龜岡,乃知侍宸為數(shù)十年前人。㉔

      《明史·禮志四》載薩守堅與王文卿、林靈素事說:

      崇恩真君、隆恩真君者,道家以崇恩姓薩名堅,西蜀人。宋徽宗時,嘗從王侍宸、林靈素輩學法有驗。隆恩則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也。又嘗從薩傳符法。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xù)編》卷四《薩守堅》說薩守堅遇張繼先、王文卿、林靈素,分別得傳雷法、神扇法、咒棗法。而王靈官姓王名善,本來是湘陰縣廟神,被薩守堅施雷法焚毀廟壇。王善尾隨薩守堅十二年欲伺機復仇,后于龍興府渡口被收為薩守堅部將。《三教搜神大全》卷二《薩真人》記此事最詳:

      (薩真人)繼至湘陰縣浮梁,見人用童男童女生祀本處廟神。真人曰:“此等邪神,即焚其廟!”言訖,雷火飛空,廟立焚矣,人莫能救。……真人曰:“爾何神人也?”答曰:“吾乃湘陰廟神王善,真人焚吾廟后,今相隨一十二載,只候有過,則復前仇。今真人功行已高,職隸天樞,望保奏以為部將。”真人曰:“汝兇惡之神,坐吾法中,必損吾法。”其神即立誓不敢背盟。真人遂奏帝,收系為將,其應(yīng)如響。㉕

      元代成書明代增纂的《三教搜神大全》之記載,是對《太上元陽上帝元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jīng)》的演繹。《太上元陽上帝元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jīng)》說:

      賜湘潭立廟,鎮(zhèn)方境域,供祭如在。唐朝薩公,忽游廟祠,乃以雷火焚祠。其神奏帝,敕賜金鞭,隨公察過一十二年。真人道貫先天,法賜龍興,西河功滿,位立登天。神于水中,部領(lǐng)副將,出現(xiàn)河中,投禮師真。改惡從善,隨侍護教,對師盟天,發(fā)誓立愿。㉖

      明代以后道觀山門多塑王靈官神像,護法神王靈官身被金盔金甲,腳踏風火輪,手揮九節(jié)神鞭,赤面三目,怒目嗔視,口露獠牙,威猛無比。王靈官糾察天上人間,剛正不二,嫉惡如仇,除邪祛惡,百姓贊曰:“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

      民間王靈官的威猛形象,來自于道教經(jīng)典的塑造。《太上元陽上帝元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jīng)》之《王靈官寶誥》曰:“先天主將,一炁神君。都天糾罰大靈官,三界無私猛吏將。金睛朱發(fā),號三五火車雷公;鳳嘴銀牙,統(tǒng)百萬貔貅神將。飛騰云霧,號令雷霆,降雨開晴,驅(qū)邪治病。”㉗《道法會元》卷二百四十一《雷霆三五火車王元帥秘法》載主帥王善:“赤面、紅須發(fā)、雙目火睛,紅袍、綠靴、風帶,左手火車,右手金鞭,狀貌躁惡。”㉘《三教搜神大全》卷二《薩真人》描述為:方面、黃巾、金甲,右手執(zhí)鞭。㉙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xù)編》卷四《薩守堅》描述為:“鐵冠、紅袍,手執(zhí)玉斧,立于水中。”㉚

      道教的王靈官信仰,因周思得的弘揚而廣為流播。對周思得顯揚靈官法的作用,明倪岳《青溪漫稿》卷十一有精辟之論:

      薩真人之法,因王靈官而行;王靈官之法,因周思得而顯。㉛

      此語頗能概括王靈官信仰之實況。靈官法其實是宋代雷法的衍生物。雷法興起于北宋時期,南宋、金、元、明最為興盛,創(chuàng)始者為神霄派王文卿、林靈素等,因此又稱為神霄雷法。周思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三《朝真謁帝門》之《存真堂祝香演道文》說:“至宋徽廟時,侍宸林宗師出神霄大法,流布人間,符圖炁訣,悉皆隱書,此道盛行。”㉜《道法會元》六十七王文卿《雷說》稱:“故雷乃天之號令,其權(quán)最大。”㉝道經(jīng)稱學雷法者得龍虎山張?zhí)鞄焸魇冢瑒t雷法屬于正一派法術(shù)系統(tǒng)。明倪謙《贈萬全都紀蕭煉師序》說蕭志淵:“宣德二年,去游龍虎山,進謁正一嗣教四十五代張?zhí)鞄煟蓚魇谖謇灼矶\大法。四年,北上京師,聞鄉(xiāng)先哲履和養(yǎng)素崇教弘道闡法通靈周真人居大德觀,乃詣受教,蒙傳授靈寶齋法。”㉞薩守堅將雷法的法術(shù)淵源,甚至追溯至漢天師張陵。《道法會元》六十七薩守堅《雷說》稱:“既有漢天師闡揚此法,復有宗師扶持此法,而法始大備焉。”㉟

      道教雷法的盛行有與民間淫祀斗爭的背景,薩守堅歷史上以雷法破淫祀而知名,他的事跡并不限于焚毀湘陰廟。明朱國禎《涌幢小品》卷十九《薩法官》條說:

      建陽縣橫山王廟甚靈驗,遞歲鄉(xiāng)人祭賽,必用童男女,否則疫癘隨起。宋紹興間,薩守堅入閩至建陽,是夜,橫山王托夢朱文公曰:“廟久為蟒蛇所踞,遞年祭祀,渠實享之,今薩法官欲罪我而重譴之,僥惠先生一言為救。”文公夢中問之曰:“法官安在?”曰:“寓關(guān)王廟施藥。”次日往廟中,果有一道士,詰其姓名,曰薩某也。文公具白其事。薩曰:“先生說關(guān)節(jié)耶!”姑免究。比歸,則廟已燼矣,惟有一大圓石鎮(zhèn)其中,今人呼為飛來石。㊱

      而道經(jīng)中確有“真人得道,后游閩中”的記載。㊲

      周思得編撰《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在科書中增加了靈官信仰的內(nèi)容。周思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二十《禮成醮謝門·開度各幕三獻品》,有大獻齋設(shè)靈官醮科、生神齋設(shè)靈官醮科、設(shè)全形靈官醮科等靈官科儀。此全形靈官醮科與《靈寶領(lǐng)教濟度金書》中的醫(yī)治全形靈官醮儀,詞文迥異,應(yīng)是周思得新編醮科。該書卷三十九題為周思得修集,收錄明代的普天大醮三千六百圣位,左班一千八百分神位中,有都天火雷院赤心忠良無面目大將王元帥、火雷賞善威猛赫奕使陳元帥、火雷罰惡威濟游奕使丘元帥。右班一千八百分神位中,在諸仙官之后,排列著眾多靈官。宋代普天大醮尚無靈官神位,周思得新修定的普天大醮三千六百圣位,將明代崇祀的王元帥及眾靈官納入神位,這種增加符合科儀適應(yīng)時代之編撰原則。周思得還修集羅天醮一千二百分位,其左班六百分位神靈中,列有都天火雷院赤心忠良王元帥神位。《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之《文檢立成門》,編撰有靈官崇拜內(nèi)容的科儀文書。《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三十七《祈禳品·禳襘道場文字》,有牒星府解厄靈官,璇璣祈告道場文字,有牒斗府解厄靈官。《詞疏品》有設(shè)全形靈官醮疏神位、九天生神齋設(shè)靈官醮疏神位、大獻齋設(shè)靈官醮疏神位。卷三十六《祈禳品》有《申祖師西河上宰汾陽救苦薩真人》之文檢。

      注:

      ①[明]演張岱撰:《夜航船》,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第328頁。

      ②⑨[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76頁。

      ③⑯[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268頁。

      ④《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第1251冊,第125頁。下同。

      ⑤《武功集》卷三,《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5冊,第116頁。

      ⑥《藏外道書》,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第17冊,第625頁。下同。

      ⑦《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97冊,第706頁。

      ⑧⑪[明]沈榜編著:《宛署雜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1頁,第23頁。

      (接上頁)

      ⑩[清]震鈞《天咫偶聞》,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3頁。

      ⑫《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五十二,《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97冊,第72頁。

      ⑬《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2冊,第22頁。

      ⑭《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97冊,第728頁。

      ⑮《藏外道書》第16冊,第1頁。

      ⑰[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覽志》,第45頁。

      ⑱《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5冊,第363頁。

      ⑲《御選明詩》卷一百十四,《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67冊,第

      768頁。

      ⑳《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1冊,第125頁。

      ㉑[明]沈德符撰:《萬歷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下冊,第917頁。

      ㉒《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1988年,第5冊,第436頁。下同。

      ㉓《道藏》第34冊第816頁。

      ㉔《道園學古錄》卷二十五,《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7冊,第370頁。

      ㉕《藏外道書》第31冊,第758-759頁。

      ㉖《道藏》第34冊,第737頁。

      ㉗《道藏》第34冊,第740頁。

      ㉘《道藏》第30冊,第488頁。

      ㉙《藏外道書》第31冊,第759頁。

      ㉚《道藏》第5冊,第436頁。

      ㉛《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1冊,第125頁。

      ㉜《藏外道書》第16冊,第110頁。

      ㉝《道藏》第29冊,第215頁。

      ㉞[明]倪謙撰:《倪文僖集》卷三十二,《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5冊,第595頁。

      ㉟《道藏》第29冊,第212頁。

      ㊱明朱國禎撰:《涌幢小品》,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下冊,第435頁。

      ㊲[元]趙道一撰:《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xù)編》卷四《薩守堅》,《道藏》第5冊,第436頁。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

    相關(guān)熱詞:

    熱門關(guān)鍵詞
    金剛長壽功
    道教資訊 道教醫(yī)學 武當特產(chǎn) 養(yǎng)生知識 武當文化 武當影像 武當旅游 武當功夫

    国产黑丝一区二区,成年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高清,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月丁香激情综合成人| 国产乱码1卡二卡3卡四卡| 国产一级大片免费看|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aaa毛片在线|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2麻豆| 成年女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 最近最好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欧美xxxx网站|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黄+色+成+人|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在体育课被老师做了一节课视频|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网址大全|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天天在线天天看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一级毛片看**在线视频| 超级乱淫视频aⅴ播放视频|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 欧美老妇与ZOZOZ0交|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亚洲www在线观看| 2020天天干|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caowo13在线观看一女4男| 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h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阿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四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