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學術研究者易心瑩[近現代時期]
欄目分類:道教人物 發布日期:2017-06-22 瀏覽次數:次
中國道教協會前副會長易心瑩,少時在家讀私塾,受其老師影響,立下學道的念頭。他1913年獨自來青城山觀里做雜活,最初擔任司爐燒水,為游人當向導等。后來,易心瑩拜常道觀道士魏至齡(松遐)為師,法名理輪,正式皈依道教,后為全真龍門派丹臺碧洞宗第二十二代。住持彭椿仙為培養道徒文化,將他送往本山朝陽庵吳君可門下學《五經》,通讀《云笈七簽》。
1926年,著名學者顏楷來青城山,見易心瑩勤學好問,將他收入成都崇德書院深造,攻讀儒家經史。易心瑩學成回山,擔任知客文書。他在接待四方名流的同時,撰成《青城指南》、《青城山風景導覽》。彭椿仙為了使易心瑩專做道教學術研究,卸去其知客職務。此后易玉瑩便專心致志,廣積道書,深入研究。他實地考察蜀中道觀,并與當地研究道教的知名學者交流學術,互相切磋。
易心瑩的伏案所得先后寫成《老子通義》、《讀老心解》、《道學系統表》、《道教分宗表》、《論道教宗派》、《道教養生》、《道教三字經》等書,并輯集《女子道教叢書》。1955年他被選任為青城山天師洞住持,1956年任四川省政協委員,1957年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1962年被選為省道教協會會長,同年赴北京白云觀為全國道教協會組織的道教徒進修班講學。
心瑩大師一生求學孜孜不倦,講學以常道”為綱,參及儒學,博通五經,他以道書《陰符經》解釋易理,其著述在海內外受到尊崇。
如今青城山文物基本完好,多賴易心瑩等道眾的精心保護。心瑩大師于1976年2月7日病逝。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巴蜀真人朱智涵道長[近現代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