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入“真靜”
欄目分類:氣功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24 瀏覽次數:次
求靜的法門,雖不可取,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它在眾多的念頭中又增加一個求的念頭。 一般初學靜功的人,由于心理和生理均趨向于動,故而很難入靜。常有人說:讓我動起來容易,讓我靜下來卻是打死我也靜不下來的。 在心理上,意識、思維、知覺、情感等,如

“求靜”的法門,雖不可取,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它在眾多的念頭中又增加一個“求”的念頭。
一般初學靜功的人,由于心理和生理均趨向于“動”,故而很難入靜。常有人說:讓我動起來容易,讓我靜下來卻是打死我也靜不下來的。
在心理上,意識、思維、知覺、情感等,如同多條從天而降的瀑布或條條江河洶涌而來,勢不可擋,欲求靜反而愈多念頭,一時不知所措,慌恐不已;在生理上,體液的流動,神經的反射,氣息的運行,筋肌的張弛,都會使你欲靜不能,欲罷不忍。加之體內早已潛伏諸多病根,更會有酸、痛、冷、熱、脹、麻、癢、蟻走感等“八觸”襲擾,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心欲定而念愈亂”。(參見南懷瑾論述)
那么,怎樣才能真正進入“真靜”狀態?
一、減念法:亦叫聚念法。即先把多個念慮相對集中于較少的機械性的念慮之中,將念頭栓牢在一、二個簡單的“念頭樁”上,然后再漸漸地把這個簡單的念頭也融化掉,即可進入無念無慮,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的境界。如數息法、存觀法、十六字錠金、天門地戶往來法等等,漸入佳境。(參見陳攖寧靜坐法)
二、寂滅法:也叫止念法。即不要害怕各種各樣環境的干擾,而是樂于傾聽各種聲音和各種念頭,并將這些聲音和一個一個的念頭,都納入你的靜定之中。你的靜定如同巨大的黑洞,可以融解或寂滅所有的聲音和念頭。(參見《生命之書:360天的靜心冥想》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夢譯)
放下心中的屏障,傾聽萬籟,自由的聽、安靜的聽、放松的聽,全神貫注的內觀和反聽。漸漸地你與虛空融為一體,你所有的一切實在統統不再有,空空蕩蕩,虛無縹緲……
……忽然一靈獨覺,性光照耀乾坤,或是引神發出聲音,或是神人(師傅)出現,你便有了真神指引,進入美不可言的妙境,自顧前行,不再需要俗師指點……
(2014年10月9日陳禾塬創作于靜心齋)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蕭天石著作拜讀筆記之八
下一篇:蕭天石《道藏精華》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