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如山(十九)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布日期:2016-08-15 瀏覽次數:次
是福不是禍,是禍總是躲不過。
初夏的白揚樹濃蔭滴翠,風吹來,樹葉颯然颯地響,就像街道上響起的腳步聲。空氣中,烏飯的余香還未完全散盡,茅山鎮上達達的馬蹄聲越來越密集,一陣緊似一陣。
1940年農歷五月初二這一天,日寇再一次對茅山進行掃蕩。他們像一群瘋狗,見人就殺,見房就燒,北鎮街有一戶就被殺了十一口人,在北鎮街過往休息的二十幾名商客,也無一幸免。
面對瘋狂的日寇,茅山的百姓手牽著手,從以鋤頭、釘鈀等作武器,零星自發地抵抗,逐步擴大到有組織的斗爭,茅山地區先后成立60多個農民抗日救國會,5萬多農民參加了“夜防隊”“聯防隊”“自衛隊”“ 游擊小組”以及大刀會、槍會等抗日群眾組織,到1938年底,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發展到丹北、江句、橫山、句北、小丹陽等10多塊抗日游擊基地,擁有40萬人口。
在共產黨、新四軍扶助和改造下,茅山民眾武裝大部分上升為新四軍抗日主力部隊。初步統計,1938年到1939年秋,新四軍第一、二支隊由初入蘇南時的3000余人發展到14000余人。到抗戰勝利時,新四軍發展到31萬人。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打開志書,再一次回到那狼煙滾滾的歷史中。
“1943年3月15日,日偽開始對茅山地區實行“清鄉”,構筑從鎮江江邊沿鎮寶公路兩側,西旸、直溪橋 、白塔、滆湖、漕橋到太湖沿岸200多公里長的竹籬笆封鎖線。中共茅山地委帶領群眾開展破壞竹籬笆的斗爭,一個晚上就拆除、燒毀從上黨至白兔間10多華里的竹籬笆,并燒毀堆集在凌塘的2000多擔竹子。3、4兩個月中,茅山軍民共51次破壞竹籬笆,燒掉2萬多擔竹子。特別是6月15日,中共茅山地委和保安司令部動員2萬多群眾,在三茅峰頂舉火為號,統一行動,一舉將三四百里長的竹籬笆燒成一條火龍,從此日軍撤除不少據點。6月26日,新四軍四十七團、茅山保安司令部的指戰員百里奔喪,從句容經塔山、蒲干、巨村、大赤灣、西村、耿莊至延陵,將日偽清鄉指揮機構偽保安中隊、警察署及其中隊、清鄉大隊部等一齊摧毀,斃俘日偽軍250余人,取得反清鄉斗爭的徹底勝利。”
“1943年10月27日,新四軍四十七團和茅山保安司令部樊玉琳從洪山門情報站得知茅山日軍換防時間,決定于28日利用日軍換防機會,在茅山西石階道上消滅日軍。27日,兩個連從茅山東麓向頂峰運動,按內應小道士做好的小布條標記接近頂宮。28日早午8時許,日軍開始下山,10時許,100多日軍上山換防。上山日軍進入伏擊圈后,新四軍機槍、步槍一起開火,打死日軍16人,其余逃回南鎮街。為防日軍再度上山設據點和監視哨,新四軍把道院東側日暈住房燒毀。從此日軍再也末上茅山頂宮設據點。”(未完待續)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