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師專不斷融入十堰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布日期:2017-11-08 瀏覽次數:次
近日,9集大型電視紀錄片 《問道武當》捧回第10屆四川電視節 “金熊貓”獎。獲獎當天,該片執行總編導褚紅霞給鄖陽師專校長楊立志教授打來電話報喜。擔任《問道武當》學術顧問的楊教授高興地說:“《問道武當》的拍攝凝聚了包括鄖陽師專武當文化研究專家在內的很多人的心血,它的播出和發行,在國內掀起了游武當的熱潮。”
鄖陽師專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憑借地處武當山麓、漢水之濱的優勢,吸引和培養了一大批像楊立志教授這樣的專家學者,從事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保護、研究與傳播,為十堰旅游、醫藥、水利等支柱產業服務。目前,學校高級職稱180余人,其中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占半數以上。在2008年十堰市社會科學界第三次代表大會上,師專26項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榮獲十堰市人民政府頒發的 “第四屆社會科學成果獎”。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鄖陽師專注重整合研究力量,鼓勵大家將地方文化研究放到 “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和十堰區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的大背景下來開展。除湖北省武當文化研究會在師專掛牌以外,學校還設有漢水文化研究所、伍家溝民間故事研究所、楊獻珍哲學思想研究所等地方文化研究機構10余個,對發生在漢水流域的各種文化現象進行發掘整理,像房陵流放文化研究、“三國”文化研究、竹山女媧文化研究、自然生態文化研究以及地方革命史研究等十分活躍、成果豐碩。學校常年組織師生開展生態、文化考察,深入呂家河、伍家溝等地進行民間采風,為地方文化研究積累了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他們一路走來,不斷為本地區旅游景點的包裝和推介支招獻策。
10月12日,鄖陽師專正式進駐十堰城區。這為師專更好地發揮自身科研優勢,更加緊密地加強同十堰各界的聯系,更好地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空間和機遇。師專以文理科見長,有一支生機勃勃的人文社科研究隊伍,具有與國內和省內緊密聯系的學術團體。當前,師專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整改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培育辦學特色、服務地方建設”的工作思路,決定緊緊抓住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十堰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和武當文化、漢水文化等地方經濟文化熱點,切實加強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大力推進產學研相結合,鼓勵支持廣大教師走出校園,貼近社會,服務地方,在服務中形成優勢、創建特色,提高學校對地方的貢獻率。
站在歷史新的起點,鄖陽師專黨委書記喻斌不無感慨地說:“師專走過了半個多世紀,進一步融入十堰是一種必然。十堰市為師專新一輪發展提供了條件,師專也將會成為十堰一張響亮的名片,為城市增添文化氛圍。”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