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半開的蓮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布日期:2017-07-12 瀏覽次數:次
古往今來,只要人們一提到蓮,那水淋淋的感覺就會漫上心頭,無不生出一份憐愛。也許她稱得上世間最美的水中植物,她的葉、它的頸、她的根、她的花,她的籽,被人們賦予不同的內涵,千百年來,文人雅士們借她寄了太多的情,寓了太多的意。 然而,這世上還有一種蓮,一種低到塵埃開出花來的蓮,她嬌小淡雅,很容易被人忽視,卻在中醫藥典中赫然在目。她不僅有蓮花的風姿,還能造福人類。她入藥可治疔瘡,治蛇毒、治水腫等病癥,它的莖掐斷了會流出乳白的汁液,有輕許的辛辣味,它的活性成分還可以用來抗癌。
半邊蓮不像水蓮那樣張顯地亭立在河塘水溝里,她喜歡將自己藏匿在荒野坡地、田邊地頭的草叢中,細細的根扎在泥土深處,莖枝細密,兩葉對生,花開五瓣,粉紅淡紫,恰似纖巧的蓮舒展在詩經的阡陌間,綻放在蒼蒼蒹葭的水岸邊,楚楚動人的身姿不知迷醉了多少人。
年少的時候,我常常獨自在窄窄的田埂上尋覓她的芳蹤。她披著紫裳在野菜叢中搖曳起舞,軟軟的蛛網和晶瑩的露珠在草間隨風擺動,小小的心里不禁盛滿了驚嘆和艷羨,一遍遍蹲下身子貼近半邊蓮,也不怕驚擾隱在草間的小生靈了。她的花太小太細太碎了,然而卻又活得那樣的逍遙自在,難怪現代人賦予這種蓮的花語:自由自在。是啊,她磕磕絆絆地長在別人的陰影里,開著缺失的花,用半邊的臉笑對人生,讓人感受著生命的充盈,感受到大自然的妙不可言。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在茅山走著那諳熟到心的山間小道,吹著山風,聽著鳥雀的啾鳴在山林間悠悠回蕩,心就靜了。
那天,我在華陽洞前的一塊平地上看到了花開半邊的蓮。她和車前草、馬蘭頭、薺菜作伴,給荒野山林增添了一抺春色。 華陽洞是道教名山茅山的神仙洞窟,人間的夢里仙鄉。清代《茅山志》上就有詳細記載:“華陽洞內有東西南北五個洞口,東西長45公里,南北長35公里,空虛170丈……”從西漢到齊梁,先后就有三茅真君、許謐、陶弘景等高道在洞中隱居修煉,歷代的文人墨客像韓愈、蘇東坡、李商隱、顧況、王安石、康有為等更是視之為道教的源頭并留下詩文無數,洞壁“華陽洞”三個大字就是蘇東坡的手跡。 華陽洞前,我彎下腰身,撫摸著被游人踩踏過的半邊蓮,淡淡的清香喚起了內心的疼和軟,擔心她們有朝一日會被當作雜草被人除掉。轉眼,又覺得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幾千年來,半邊蓮就像華陽洞里修煉的高道一樣,暗藏著歲月的玄機,即使被嚼碎,也會為時光敷傷。對視著半邊蓮,內心隱約有了晨鐘暮鼓的聲音,我無法探知她內心的一份沉重、一份負荷。在我眼里,她已不單純是一種植物了,她就像是從詩經里走出來的女子,隱于這煙雨江南,清雅地綻放在這幽深渺遠的自然之境,在滄桑的歲月里,獨自逍遙,暗香嫵媚。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