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部·藁本
道家養(yǎng)生2016-10-04
釋名亦名藁茇、鬼卿、地新、微莖。 氣味(根)辛、溫、無毒。 主治太陽頭痛、巔頂痛、頭面身體皮膚風濕,亦治癰疽,排膿內塞。小兒疥癬,可用藁本煎湯洗,并搓洗換下來的衣服。頭悄多,可用藁本、白芷,等分為末,夜間干擦頭發(fā),清晨梳去,頭屑自除。 …
-
草部·蛇床
道家養(yǎng)生2016-10-04
釋名亦名蛇粟、蛇米、虺床、馬床、墻蘼。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陽事不起。用蛇床子、五味子、菟絲子,等分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赤白帶下,月經(jīng)不來。用蛇床子、桔白礬,等分為末,加醋、面和成丸子,如彈子大,胭脂為衣,棉裹后納入陰道中。一天換藥一次。婦女陰部奇癢。用蛇床子一兩、白礬二錢,煎湯常洗。產(chǎn)后陰脫。用布包蛇床子蒸熟后熨患處。又方:蛇床子五兩、烏梅十四個,煎水洗。一天洗五至…
-
草部·蘼無
道家養(yǎng)生2016-10-04
釋名亦名薇蕪、蘄 、江蘺。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頭中久風、風眩、泄瀉、咳逆等。 …
-
草部·青葙
道家養(yǎng)生2016-10-04
釋名草蒿、萋蒿、昆侖草、野雞冠、雞冠莧,子名草決明。 氣味(莖、葉、子)苦、微寒、無毒。 主治(莖、葉)除皮膚中熱,治惡瘡,止金瘡血。(子)鎮(zhèn)肝,明目,去風寒濕痹。治眼病有驗。 …
-
草部·旋復花
道家養(yǎng)生2016-10-04
釋名金沸草、金錢花、滴滴金、盜瘐、夏菊、戴椹。 氣味(花)咸、溫、有小毒。 主治中風壅滯。用旋復花洗凈,焙過,研細,加煉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臥時以茶湯送下五至十丸。小兒眉癬(小兒眉毛眼睫,因生過癬后不能復生)。用旋復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風,等分為末,洗凈患處,以油調涂。耳后生瘡(月蝕瘡)。用旋復花燒過研細。以羊油調涂患。 …
-
草部·貝母
道家養(yǎng)生2016-10-04
釋名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藥實。 氣味(根)辛、平、無毒。 主治胸膈郁積。用貝母(去心),加姜汁炒后研細,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每服七十丸。化痰降氣,止咳解郁。用貝母(去心)一兩、姜制厚樸半兩,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開水送下。小兒百日咳。用貝母五錢、甘草(半生半灸)二錢,共研為末,加沙糖調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以米湯化服一丸。乳汁不下。用貝母、知母、牡蠣粉等分,研為細末。每服二錢,豬蹄湯調服。此方名…
-
草部·延胡索
道家養(yǎng)生2016-10-04
釋名本名玄胡索。 氣味(根)辛、平、無毒。 主治咳嗽。用延胡索一兩、樸硝七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軟糖一塊和藥含咽。尿血。用延胡索一兩、樸硝七錢半,共研為末。每服四錢,水煎服。皮下氣痛或氣塊痛。用延胡索研細,將豬胰一個,切成小塊,灸熱蘸藥末隨時吃下。久患心痛,身熱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鈴子肉,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酒或白開水送下。下痢腹痛。用延胡索三錢,米湯送下。婦女血氣前(月經(jīng)不調,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
-
草部·山慈姑
道家養(yǎng)生2016-10-04
釋名亦名金燈、鬼燈 、朱姑、鹿蹄草、無義草。 氣味(根)甘、微辛、有小毒。 主治面皰斑痣。用山慈母根每夜涂搽,早上洗去。牙齦腫痛。用山慈姑的枝和根煎湯隨時漱口,漱后吐出。癰疽疔痛。用山慈姑(連根)、蒼耳草等分,搗爛。取好酒一杯,濾出藥汁溫服。或將兩藥干研成末,每服三錢,酒送下。風痰 疾。用山慈姑一個,滴茶磨成泥。中午時以茶調勻服下,躺著曬一會太陽,即有惡物吐出,病自斷根。如不吐,可喝一點熱茶。一切瘡毒,蛇蟲毒,飲食毒,瘴氣…
-
草部·白鮮
道家養(yǎng)生2016-10-04
釋名鮮,音仙。亦名白 、白羊鮮、金雀兒椒。 氣味(根皮)苦、寒、無毒。 主治頭風、黃疸、咳逆、風瘡、疥癬、赤爛等癥。產(chǎn)后中風,但體虛不能服他藥的病人,可用白癬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溫服。李明珍指出:白鮮是治各種黃疸病和風痹的要藥,但許多醫(yī)生只用之于瘡科,這是不夠的。 …
-
草部·白茅
道家養(yǎng)生2016-10-04
釋名根名茹根、蘭根、地筋。 氣味(茅根)甘、寒、無毒。 主治溫病熱噦(胃有伏熱,令人胸滿,引起氣逆,氣逆發(fā)聲稱為噦)。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溫水送下。噦止即停服。反胃,食肉即吐。用茅根、蘆根各二兩,加水四升,煮成二升,一次服下。肺熱氣喘。用生茅根一把,口咬細,加水二碗,煮成一碗,飯后溫服。三服病愈。此方名“如神湯”。體虛水腫(小便不利,但飲水很多)。用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加水三升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