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延齡丹
欄目分類:療法 發布日期:2019-01-30 瀏覽次數:次
清·陸畫邨《經驗秘方》正方
沉香三錢,木香三錢,五味子二兩(微炒),菟絲子三兩(酒浸),蓯蓉四兩,天門冬二兩,巴戟天(去心)二兩,杜仲三兩(炒),山藥二兩,鹿茸(酥炙)、車前子(炒)、石菖蒲、澤瀉、生地黃(洗焙)、熟地黃(洗焙)、枸杞、人參、山茱萸(去黑仁)、遠志、赤石脂、白茯苓、覆盆子、杏仁(去皮炒另研)、柏子仁(微炒)、當歸(酒浸焙干)、牛膝、川楝子各一兩,川椒七錢半(去目)。
右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治男女五勞七傷,顏枯骨瘦,日漸羸弱;婦人久不成胎,男子未老陽事不舉,精神怯弱;未及七旬發鬢俱白,行步艱難左癱右瘓,服此藥金丹玉液,自然龍虎交媾,百病不生。
[按語]
所謂“五!,《尚書·洪范篇》說:“五福,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必玫拢^所好者德;考終命,謂善終不橫夭。因“壽”為五福之首,所以方名用五福是想說明本方具有健身長壽的功效。本方藥不僅具有延年益壽作用,而且能興陽助孕。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內藏元陰、元陽,主生長發育和生殖。因此,人之壽夭與孕育,皆與腎氣的盛衰有密切關系。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薄罢煞虬藲q,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懈墮,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狈催^來說,如欲延緩衰老,增長壽命,維持人的生殖機能,也就必須從腎入手。故此方重于補腎。
方中生地黃、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覆盆子、天門冬以滋腎強精;山藥不僅有固腎澀精之功,而且可以補肺益脾;五味子不僅能滋腎澀精,而且能斂肺生津,益智安神。方中用鹿茸、肉蓯蓉、菟絲子、巴戟天、川椒、沉香以溫腎助陽;杜仲、牛膝以補益肝腎,強壯筋骨。方中用赤石脂以收澀精氣;人參大補元氣、生津益智;柏子仁、遠志、茯苓、石菖蒲以益智安神。川椒子,目前臨床上多作為清熱燥濕、疏肝理氣藥使用,但《本草綱目》認為“楝實,導小腸膀胱之熱,歷引心包相火下行”,有交通心腎、既濟水火之作用,本方用它之意亦在此。方中當歸養血活血;木香理氣和胃;杏仁宣肺止咳,行津潤燥;車前子、澤瀉滲水利濕。古人認為車前、澤瀉“利水道,令邪水去,則真水得養”。故二者皆有祛濕邪、養真陰之功。方中用它之意在祛邪扶正,以加強滋腎強精藥物的功能。
本方是以補腎為主,兼以養心、補脾、益肺、強肝的方劑,并有交濟心腎水火之功。藥雖重在補,但補而不滯,滋而不膩,適宜中老年人陰虧陽衰、五臟不足者服用。也可用以治療五勞七傷,女子不孕,男子陽痿諸癥。據原方稱“服至五日,小便去雜色,是去腎肝之病。服至八九日,覺氣痞,五臟寒熱必散。至十日,唇紅口赤,津液生,臍腹小痛無疑。二十日,覺身輕,兩乳潤。至三十日,鼻辛酸,去頭風痛。至一月之上,兩手足暖,精通頂目,去眼中病、胸膈一切痰飲。至五十日,語言雄壯,胸中拘痛,微喘,或吐涎,顏色不定,是去憂愁思慮驚恐之氣,三焦積滯諸病皆退。服至百日,永無衰朽,發白變黑,齒落更生,雖年八九十,至老得元陽強健,耳目聰明,氣力倍加,遠行不困,服之延年益壽。”上述評語雖有不少溢美之詞,但其滋補強壯、抗衰防老功效是可以肯定的。本方中雖有益脾和中藥物,但其滋膩之品仍似偏多,故平素脾胃虛弱者應當忌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北平太守八味散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