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烏云丹
欄目分類:療法 發布日期:2019-01-06 瀏覽次數:次
明·龔信《古今醫鑒》正方
何首烏八兩,入砂鍋內黑豆同蒸半日,去豆用好酒浸七日曬干,如此蒸七次;破故紙四兩,酒洗,砂鍋內炒黃;旱蓮汁二兩;槐角二兩為末;胡桐淚一兩為末。右細末,棗肉二斤、胡桃仁半斤。搗為丸,梧子大。空心鹽湯下五七十丸。三月勿輟,烏須黑發,返老還童,神效無比。
[按語]
本方主藥是何首烏。歷代本草與醫家皆以何首烏為滋腎填精、烏須黑發之佳品,更有久服不老、延年益壽的記載,并謂生用有致瀉作用。現代研究證明,何首烏致瀉的原因與其所含的蒽醌類化合物有關,但這類化合物經反復蒸制之后,則可被水解為游離蒽醌類衍生物而失去瀉下作用,這表明古人用此藥需反復蒸曬的炮制方法是合乎現代科學道理的。關于何首烏的治療功效,北京中醫學院龔樹生等人應用“皮片顯微投影法”研究了白何首烏總磷脂對家兔仔毛生長的影響,發現白何首烏確有古代文獻記載的那些臨床功效。何首烏既可單用,也可與其它藥物聯合使用,經常與之配合應用的有黑豆、牛膝、茯苓、地黃、大棗等,本方中就配用了黑豆和大棗兩味藥物。黑豆為腎之引經藥,與何首烏相配能加強其補腎強精的功能。大棗補脾益氣、滋營養血,與何首烏相伍,不僅可增強其養血功能,而且可助脾胃生發之氣,防止首烏膩胃礙食。故黑豆、大棗皆何首烏之使藥。
旱蓮草功能滋腎養陰,是著名的烏須黑發藥物,《孫真人千金月令方》載有“金陵煎”,《壽親養老新書》載有“旱蓮散”,均是以旱蓮草為主藥的烏須黑發方藥。旱蓮草與何首烏同用,可增強何首烏滋腎強精、烏須黑發的功能。
槐角功能清肝滋燥,疏風涼血,而肝膽之經上行頭鬢終于目,故槐角有明目烏發之功。在《梁書》、《顏氏家訓》等書中,均有常服槐實,雖年老而“發鬢皆黑,目看細字”的記載。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槐角有降血脂、軟化血管、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功效,這可能是其烏發明目的科學根據。
胡桐淚又名胡桐堿、胡桐律、石律、石淚,為楊柳科喬木胡楊的樹脂。楊樹頒于內蒙古西部、甘肅、青海、新疆等地,藥材分老式、新式兩種。老式是樹脂流入土內年月較長,呈大小不一的塊狀或碎粉狀,呈土黃色,質酥易碎;新式是樹脂流入土內年月較短,多為不規則的圓塊,呈櫻綠色,不易破碎,帶酸性。入藥以年久、色黃,無雜質者為佳。其味咸苦性大寒,無毒,入胃經,功能清熱化痰、軟堅解毒。胡桐淚不論是古代文獻還是現代研究,都缺乏證明它有延年烏發效能的資料,且《海藥本草》尚稱“多服令人吐”。因此,本方用之似與其所述功能不相適應,故臨床上可考慮不用。
破故紙合同胡桃仁,功能溫腎助陽、滋精養血。《圖經本草》稱其“延年益氣,悅心明目,補添筋骨。”白飛霞在《方外奇方》上說:“破故紙屬火,收斂神明,能使心包之火與命門之火相通,故元陽堅固,骨髓充實,澀以治脫也。胡桃屬木,潤燥養血,血屬陰、惡燥,故油以潤之,佐破故紙有木火相生之妙。故語云,破故紙無胡桃,猶水母之無蝦也。”本方用之以溫腎助陽,從而成為既能滋腎強精,又能溫助腎陽的陰陽雙補之劑。
中醫認為腎主藏精,其華在發。本方藥功在補腎,腎精內充,則能上榮須發,使之由白返黑。腎又為先天之本、生命之門,故補腎則有延年益壽之功。本方藥適宜于中老年人精血不足、陰陽兩虛、未老先衰、須發早白者服用。本方藥重在滋精養血,故脾胃虛弱、陽虛內寒者應當慎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