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老還童丸
欄目分類:療法 發布日期:2019-01-03 瀏覽次數:次
明·方賢《奇效良方》正方
肉蓯蓉(酒浸)、巴戟(去心酒浸)、蛇床子(炒)、八角茴香、菟絲子(酒浸)、牛膝(去蘆酒浸)、川楝子(鹽炒)、五味子、山藥、茯神、黃芩、續斷、楮實、檳榔、人參、干姜,以及各一兩;乳香、木香、沉香、母丁香、白檀香,以上各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劑,先入井花水一盞同和藥,杵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空心用溫酒送下,補下元,烏髭發。
[按語]
方中用肉蓯蓉、蛇床子、巴戟、菟絲子、八角茴香、母丁香、沉香以溫腎助陽;用牛膝、續斷以補益肝腎,強壯筋骨。
楮實又名穀(音媾,亦作構)實、楮實子、楮桃,為桑科植物枸樹的果實,甘寒無毒。據《名醫別錄》記載:“楮實主陰痿水腫,益氣充肌明目,久服不饑不老,輕身。”《日華子本草》則謂之“壯筋骨,助陽氣,補虛勞,健腰膝,益顏色。”《本草匯言》說它“健脾益腎,補虛勞,明目。”《抱樸子》還說“服之,老者成少”。這些記載都說明楮實有延年益壽之功。但古人用干姜意即在此。
五味子斂肺固腎,益智安神;山藥益脾補肺,固腎澀精;茯神養心安神;人參大補元氣,生津養神;川楝子清熱燥濕,疏肝理氣;木香行氣和胃;檳榔下氣消痰,化食破積。
檀香又名旃檀,為檀香科常綠小喬木檀香的心材,入藥者有紫檀香與白檀香之分,主要產于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我國臺灣也有栽培。目前臨床上主要作為理氣和胃藥使用。李時珍謂“白檀辛溫,氣分之藥也,故能理衛氣而調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藥也,故能和營氣而消腫毒,治金瘡。”黃芩清熱瀉火,以兼制諸溫藥之燥。乳香調氣活血。
本方藥重在溫補腎陽,兼能養心益脾,同時尚有理氣、消痰、活血之功能,是以扶正為主兼能祛邪的方劑。它適宜中老年人腎陽虛衰、須發早白者服用;腎陰虧虛、陽素內盛者應當禁服。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輕身散
下一篇:神仙服澤瀉令人輕身健行不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