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妙六逸丸
欄目分類:療法 發布日期:2018-12-31 瀏覽次數:次
宋·洪遵《洪氏集驗方》正方
石菖蒲,九節者能開心孔,聰明耳目,益智不忘,出聲音,治耳聾高志不老;菟絲子,補不足,益氣力,堅筋骨,主口苦燥渴,久服輕身延年;地骨皮,主五臟邪氣,燥熱,消渴,裨益真氣,久服輕身,堅筋骨,不老耐寒暑;遠志,補不足,除邪氣,益精神,益智,聰明耳目,去皮膚中熱,久服輕身不老,好顏色,益心;生干地黃,填骨髓,長肌肉,去胃中宿食,補五臟,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牛膝,能助人筋骨,治腰疼,益真氣,變白發,久服輕身不老,耐寒暑。
右件藥各用二兩,先總剉碎,用酒浸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慢火焙干,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三十丸至五十丸。百病俱退,服至一百日,卻老少容;服至一年,發如漆;過二年,顏如童子;三年,骨髓堅實。老換少壯,輕身強記,駐顏悅色,發白變黑,開心中迷忘,聰明耳目。
[按語]
另有湖州杜助教所傳葛仙翁六神丸,用藥六味與此方同。
方中干地黃,《本草經疏》稱其“乃補腎家之要藥,益陰血之上品。”地骨皮《本草從新》稱其“能益腎而生髓”,兼能清虛熱,二藥相配,滋腎強精之功益彰。牛膝,《本草備要》謂之“益肝腎,強筋骨。”
干地黃、地骨皮配牛膝,不僅可增強其補腎強精之力,而且兼俱強壯筋骨之功。菟絲子,《本經逢原》稱其“祛風明目,肝腎氣分藥也。其性味辛溫質粘,與杜仲之壯筋暖腰膝無異。其功專于益精髓,堅筋骨,止遺泄,主莖寒精出,溺有余瀝,去膝痠軟,老人肝腎氣虛,腰痛膝冷。”與前藥相配,不僅可助干地黃、地骨皮強精益腎之功,而且可助牛膝強筋壯骨之力;因其性溫,故又可溫腎助陽。石菖蒲,《重慶堂隨筆》稱其為“舒心氣,暢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藥也。清解藥用之,賴以祛痰穢之濁而衛宮城;滋養藥用之,借以宣心思之思而通神明。”《本經逢原》稱“其開心孔,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總取辛溫利竅之力。”方中主要是取其芳香利竅,開心益智的功能。遠志,李時珍稱“其功專于強志益精,治善忘。益精與志,皆腎經之所藏也。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同地黃、枸杞、山藥相配能補腎,同石菖蒲相配可增強其開心益智之功。
本方結構嚴謹,主輔分明,是滋腎強精、開心益智的方藥。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門,舍志,主發,開竅于耳;心主神明,而本方功在心腎,故有延年益壽、烏須黑發、益智強記、聰明耳目等功能。它適宜中老年人心腎兩虛者長期服用,也可用于治療心腎兩虛、須發早白、健忘迷惑、精神衰減等患者。此方藥性平和,無明顯禁忌。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